“五一”小长假,你是如何安排?或带上家人,出门远游;或邀请几个多日不见的好友,举杯小酌;抑或是关上手机、闹钟,睡到自然醒。而对于“漳州110”的民警来说,“五一”假期是一场需时刻绷紧神经的“考试”。近日,记者跟随“漳州110”民警的脚步,记录下他们坚守岗位的身影。
“只要是节假日,警情都比平常多。”
“只要是节假日,警情都比平常多。”虽然在警队仅仅工作一年多的时间,但“漳州110”一中队民警黄金田也有了经验。劳动节当天,黄金田与同事游建河所在的是编号为“615”的漳州古城摩托车梯队,执勤时间为傍晚6点至晚上11点。
夜色下的古城,人群熙熙攘攘。晚上9点20分,黄金田手中的对讲机传来110指挥情报中心紧急的呼叫声:“615,一名小男孩在路口走失,被路人发现,请速到现场。”
“615收到。”
一分钟后,见到民警赶到,报警人牵着一名小孩的手介绍:“我看到这个小孩在路口哭,估计是过马路和大人走失,我就想到打报警电话给你们。”
看到穿着警服、佩戴红袖标的“漳州110”民警,正在哭泣的小男孩情绪慢慢缓和下来。正当民警俯身准备仔细询问小男孩情况时,手中的对讲机又传出声音:“615,我是611,请问你们是否有找到走失的那个小孩?有一个家长刚刚向我们求助。”
原来在过马路时,小男孩没跟上家人的脚步,留在了马路对面。然而由于路上人流量大,仅仅两岁的小男孩被淹没在人群中,情急之下,家长向正在路边巡逻的“漳州110”邻近梯队民警求助。
在经过小孩的确认,并仔细核对家长的身份消息后,黄金田才放心地把小孩交还给家长,并叮嘱道:“节假日人多,一定要照看好小朋友。”家长抱起小男孩,对着民警一阵点头道谢:“真的多谢你们!才不到三分钟就帮我们找到小孩。要是没有你们及时到场,遇到坏人可就麻烦了!”
“‘漳州110’名不虚传,真的快!真的灵!”
在建业路开店做生意的沈先生,“五一”第一天便遭遇了电动车被盗这样的烦心事。5月1日14时02分,他拨通了110报警电话。
接警的“614”梯队吴浩义警组和庄毅鹏便衣警组迅速到场处置。了解大致的案情后,民警排查现场,发现正好有公共视频可以捕捉到现场画面。随即调取现场视频,果然有收获:5月1日6时许,一男子鬼鬼祟祟地徘徊在电动车附近,发现电动车没有锁大锁,便乘四周无人,将电动车暴力推走。
案件的情况已非常明了。
15时20分,经细致现场勘查和技术侦查后,民警锁定了藏匿电动车的偏僻小巷,同时也进一步确定嫌疑人的详细身份;
17时01分,民警确定嫌疑人员的落脚点在芗城区仙景村内;
17时30分,民警将嫌疑人顺利抓获,找回了已经被耗尽电量的电动车。
从报警到破案,短短3个半小时内就将嫌疑人和被盗电动车找到,就连报警人沈先生都惊讶不已:“‘漳州110’名不虚传,真的快!真的灵!”
危难关头,总能看到“漳州110”身影,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建队31年来,“漳州110”围绕不同时期人民群众的期盼关切,先后进行7次重大警务改革,构建“快派快处、快破快挽、快督快结、快奖快惩”的全息作战体系,实现群众满意率100%、非违法类警情现场调处率93.5%,五分钟内限时到场率91.6%。
“大家不要慌!都先往山下走!”
5月的天气,还算不上炎热,徐徐凉风让节日中游玩的人们心旷神怡。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火情却发生在这个风和日丽的午后。5月2日15时许,110指挥情报中心接群众报称,在芗城区一处山林发生一起火情。
“漳州110”在接到警情后,立即调集路面警组火速赶往处置。闻警而动的一中队中队长林少伟与同事立即赶到现场,发现山上树林火情还在蔓延。
“大家不要慌!都先往山下走!”有着多次救火经验的林少伟并没有被眼前的情况所吓倒,他一边联系应急管理部门,一边徒步上山,将山上的群众疏散到山下。紧接着,林少伟与同事接过群众找来的灭火器、铁锹等简易灭火工具,对火场外围火点进行扑灭,同时开辟出一条隔离带,防止火势进一步扩大蔓延。
随后,巡特警支队警航中队也迅速到达现场,立即启动无人机进行高空火情侦查,对火势较大的点位进行监控,并实时通报现场处置警组。在相关应急管理部门和热心群众的通力协作下,历时两个多小时,最终将山火扑灭。
大到抢劫伤人,小到丢失身份证,“大事小事都找110”,已经成为百姓心中共同的认识。而这种信任,正是来自于“110”民警每时每刻的坚守。自1990年,引领全国建立110报警服务台和快速反应机制,推动“110”成为人民警察队伍的标志性品牌以来,“漳州110”已经服务了人民31年。同样,人民百姓也对这支队伍给予了最大的信任。“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110’”这句漳州家喻户晓的俚语,便是对其最好的褒奖。
⊙本报记者 杨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