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7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2版:综合

我市县级综合医院医疗 服务能力建设成效显著

规范、整洁的医学检验中心

近年来,市卫健委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基层工作为重点,主动检视短板弱项,通过医联体、对口帮扶、儿科床位建设、县域医疗服务技术平台建设、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建设,精准发力,着力提升县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缓解医疗资源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情况,漳州市10家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全部达到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其中5家达到推荐标准,占比达到50%,分别是云霄县医院、龙海区第一医院、漳浦县医院、东山县医院、平和县医院。

一是建立对口支援,补齐基层专科短板。28家支援医院与108家受援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其中漳州市医院、漳州市中医院、第909医院3家市级医院与12家县级医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支援医院根据受援医院需求,定期派出专家团队进行驻点帮扶,在补齐受援医院临床专科短板的同时帮助建设提标。

二是组建医联体,促进医疗资源下沉。确定3家市级医院与19家县级医院和3家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疗联合体,充分发挥市级医院诊疗技术优势,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医疗资源总体配置效率和利用率。

三是盯紧薄弱学科,推进儿科床位建设。2018-2019年连续两年将医院儿科床位建设列入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新建、转型或改造等方式加强县级医院儿科床位建设。五年来,全市新增儿科床位900张,全市儿科床位已达2801张,千人均儿科床位数达到3张,已全面完成儿科床位建设任务。

四是强化财政保障,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亿余元,重点加强10所县级医院县域医疗服务技术平台和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建设。10所县级综合医院全面完成了消毒供应、心电诊断、临床检验、病理检验、医学影像、远程会诊6大中心建设,并加强了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急诊医学科等五大临床核心专科和精神科、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血液透析科等五大临床薄弱学科建设,大大提升了县域医疗服务能力。

下一步,市卫健委将以省、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等为抓手,持续推动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进一步减少患者跨县域就医,在满足常见病、多发病诊疗需求的基础上,提升急危重症诊治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能力,不断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王剑峰 文/供图)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