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省农信联社漳州办事处与漳州市长泰区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农信系统将重点在资源配置、金融服务、产品创新等方面支持长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计划“十四五”期间在长泰区累计投放信贷资金200亿元,建立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
长泰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长泰联社)始终扎根本乡本土,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速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广,求效、求新、求速、求实,当好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5月末,长泰联社涉农贷款余额24.3亿元,占比达87%,不断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三农”领域,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求效
安居贷款,赋能乡村人居焕新颜
日前,长泰区出台裸房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长泰联社第一时间响应政策,推出“乡村振兴·安居贷”专项产品,单列5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区域裸房整治工作。同时成立“金融支持裸房整治”工作小组,通过金融助理常态化驻村服务机制,协同配合各镇、村工作组入户开展宣传工作,精准摸排资金需求。
截至目前,长泰联社联合有关部门、村两委召开金融支持裸房整治工作推进会30余场,累计为240多户村民提供“安居贷”授信支持近2000万元。2020年,长泰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考核验收位居全市第一、全省优秀等次,也是全省首个获得国家生态县命名的县级单位。
求新
代表评议,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力
“长泰联社的备用金真是及时雨!”村民叶先生开心地说道,“春节前整村授信给我配了笔备用金,3月份,我打算把家庭农场扩建一下,刚好用上了!”
今年以来,长泰联社引入村民代表评议,创新推进“整村授信”工程。以行政村为单位,邀请村民代表对整村村民进行评议后,为有生产能力、有资金需求且没有不良记录和嗜好的村民生成一笔备用金。“整村授信”评议后,村民只要在家通过福建农信手机银行,即可随时自助用款。免担保、纯信用、无纸化,通过激活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实现农村金融的外部性内部化,切实解决村民融资需求。
目前长泰联社已为34个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产生白名单9856户,授信9.28亿元。长泰也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
求速
数字金融,搭建创业融资“快车道”
“以前从没想过,不上银行也能办贷款!”正在自家超市搬运货物的王先生一边忙活一边说道,“平时都在店里忙着,没空去银行,扫了长泰联社的‘泰好贷’二维码试着申请,没想到第二天农信社就上门来帮我办贷款了,真正是太好贷!”
王先生提到的“泰好贷”,是长泰联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出的线上申贷专项产品。客户只要在家使用手机操作即可自助测试额度、申请贷款,长泰联社全流程提供上门服务,实现客户“一趟都不用跑”,最大程度提高办理效率和服务体验,搭上融资“快车道”。
截至5月末,长泰联社累计受理“泰好贷”申请15502份,提供授信金额6亿元。
求实
金融夜校,送来乡村振兴“致富经”
柚花飘香的时节,在枋洋镇青阳村田间地头忙碌的,不止农民朋友,还有长泰联社“金融巧匠服务小分队”的身影。长泰联社邀请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农技专家共同深入果园查看蜜柚长势,有针对性地为果农、种植户开展绿色防控、精准施肥等农业技术教学。在银塘社区,长泰联社则邀请法律专业人士到场授课,讲解民间借贷中的各种法律问题,以案释法,切实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
这样群众喜闻乐见的“金融夜校”已开办了多场。据悉,“金融夜校”是由长泰联社协同多个部门建立的常态化机制,聚焦党史知识、技能技术、法律法规、文明新风等群众关心的课题,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金融+”系列知识普及教育,将金融服务送上门,为广大群众带来“文化餐”,为乡村振兴汇聚“致富经”。
■林 婷 林毅斌 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