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鸥在红碱淖的鸟岛上栖息(6月2日摄)。 近期,随着气温升高,陕西省神木市红碱淖湿地保护区成了遗鸥的乐园,遗鸥在这里觅食嬉戏、孵化后代。 遗鸥是濒危候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红色名录。伴随毛乌素沙漠的治理,红碱淖周边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特别是水土流失治理、每年定期投放鱼苗、24小时监控巡护等多项有效的保护措施,创造出得天独厚的繁殖条件,使得在这里栖息繁殖的遗鸥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加。
新华社记者 陶 明 摄
遗鸥在红碱淖的鸟岛上栖息(6月2日摄)。 近期,随着气温升高,陕西省神木市红碱淖湿地保护区成了遗鸥的乐园,遗鸥在这里觅食嬉戏、孵化后代。 遗鸥是濒危候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红色名录。伴随毛乌素沙漠的治理,红碱淖周边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特别是水土流失治理、每年定期投放鱼苗、24小时监控巡护等多项有效的保护措施,创造出得天独厚的繁殖条件,使得在这里栖息繁殖的遗鸥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加。
新华社记者 陶 明 摄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