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3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6版:九龙江

一个1953年的敬礼

▱赖理宙

1953年,老林当时还在念小学,四年级。一天早上,走在乡间的小路去上学,路面很窄,只够两个人并排走。迎面走过来一队解放军,步伐整齐统一有序。老林赶忙退到一条与路面垂直的田埂上,立定站好,大声喊道:“解放军叔叔好!”并敬了个标准的队礼。解放军看他胸前飘着红领巾,左手臂上别着三条杠,步伐虽未停顿,却齐刷刷地给他敬了个军礼喊:“大队长小朋友好!”

老林侃侃而谈。快八十岁的老人记忆清晰、思维敏捷、声音洪亮,根本不像是来市医院检查身体,倒像是旅游来了。除了安排好的各项检查,其余时间他很少呆在病房,走出医院,四处走走看看,感慨说才几年没来,漳州变化真大。

老林是哥哥的岳父,嫂嫂的父亲。一辈子教书育人诲人不倦,退休后一直在县老年大学继续发挥余热。我有好多年没见着他了。趁着周末比较空闲,我邀请他来家里喝茶聊天,听一个老党员讲述儿时的经历,说到和解放军互相敬礼,他哈哈大笑。

老林又说他还很小的时候,大约五六岁,村子里驻扎着很多国民党兵。我默默地算了一下,大概1949年左右。其中有一队国军占据了他们家的厨房,煮饭烧菜,还经常欺负他,所以一看到当兵的就害怕。有一次肚子太饿了,看大铁锅里结了一层厚厚的锅巴,老林壮着胆子跟火头军要点锅巴充饥。国民党军排长看到,不但不给,还推搡着把他轰走。这件事被他母亲知道后,很生气,但又敢怒不敢言。第二天下地干活,趁着当兵的还没来,他母亲拿了把锁头穿过门上的两个铜环,把门给锁好。这显然不起作用。后来国军排长拆下枪上的刺刀,用刺刀把将锁头砸开。现在老房子的木门和铜环上还留有被砸过的痕迹。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历史的印记终将无法被岁月抹去,也留在老林的脑海深处。

几个月后的一天,老林在家门口玩耍,有个当兵的弯下腰递给他一个大大的馒头。老林盯着馒头看,根本不敢动。邻居二婶说,娃啊,拿着吃吧,他们不一样,是解放军。讲到这里,老林有些激动。他说,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解放军,抬头一看,帽子上别着的是红色的五角星,不同于之前看到的是十二角星。

老林接过大白馒头,美美地啃了一上午,肚里饱饱的,心里暖暖的。从那以后,经常能看到戴着五角星帽的解放军,他们保卫着东山岛,守护着一方安宁。

老林喝了口茶,说他还经历了“东山保卫战”。当然不是指战场上。可能是以孩童的视角,以时过境迁的回想。当时东山岛上有部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村里叫念小学四年级的老林代表整个村子给解放军写慰问信,写完的慰问信交给村长修改确认,再用毛笔抄正在一张大红纸上。这么重大又光荣的任务交给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可想而知,当时老林是多么认真多么忐忑不安地完成。

慰问那天,锣鼓喧天。村长带着村民们,村民带着慰问品,每个连队两捆甘蔗、两桶挖好的牡蛎。老林则当众读那份慰问信。这也是老林这辈子难以忘怀的事。从那以后,老林的胆子逐渐变大了起来,再看到当兵的,不但不会感到害怕,反倒觉得可亲、可敬。

时光如梭,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但有些往事永远不会苍老。长在红旗下的老林深深感到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

此时,手中茶香正浓,窗外阳光明媚。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