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6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2版:综合新闻

又到荔枝飘香时,一有电商便不同,漳浦“乌石荔枝”闯新路——

买家吃到鲜货 卖家挣到实惠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眼下正是荔枝上市的旺季,作为地标产品,漳浦县旧镇镇全镇现拥有“乌石荔枝”面积1.5万亩,占全县荔枝面积三分之一左右,通常年份总产量约为1.2万吨,占全县荔枝产量40%,产值可达1.2亿元。当地荔枝品种主要以黑叶为主,占总面积95%,产量占98%以上,其他还有早红、兰竹、桂味、大丁香等品种。

“荔枝皇后”名不虚传

6月24日凌晨5点左右,在漳浦旧镇海拔200米的塔山上,晨曦铺在一大片荔枝树上,显得荔枝成果更加红彤彤。此时,59岁的老汉林志明已登上高高的梯子,挥动着钩子,开始了一天采摘荔枝的劳作。

林志明是旧镇苑上村土生土长的果农,家中种有近百亩的荔枝树,每年夏至前后,荔枝渐次成熟,是他最忙碌的季节。

苑上村是历史上旧镇乌石林氏家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荔枝种植历史悠久,原品种名为“黑叶”荔枝,因盛产于漳浦乌石一带,故名为“乌石荔枝”,至今已有近500年的种植历史。

据漳浦县志记载:明嘉靖12年(1532年),漳浦乌石人当朝进士林功懋在任广东东莞知县时,带回荔枝良种在家乡乌石种植,至今“乌石荔枝”名闻海内外。

由于品种品质优良,成熟期适中,在荔枝品种中,“乌石荔枝”仍然居于数十个荔枝品种之上,属上乘之品,被称为“荔枝皇后”。“‘乌石荔枝’一般在六七月份成熟,鲜果甜而不腻,明清时代被列为朝廷的贡品。”提起“乌石荔枝”,老林津津乐道。

“乌石荔枝”借势起飞

“我每天凌晨4点半就带上工具出发了,荔枝园在2公里外的小山上。”林志明说,这样的工作从一周前开始,要持续一个月左右。

10点左右,老林将采摘的荔枝装入蛇皮袋,从荔枝海里满载而归。

一边忙着上山采收,一边在家忙着扎捆、包装、发货。老林一回到自家的收购点,儿子林进林与儿媳陈丽芬就开始卸货、挑拣。2014年以来,夫妻俩坚持做电商,自产自销“乌石荔枝”,成绩颇好。

“今年通过微信、网上商城、抖音等平台,我们提前20天进行‘乌石荔枝’产品预热。”陈丽芬说,随着不断积累经验,他们会从品种、色泽、大小等方面挑选优质果,再进行物理无公害手段包装,把荔枝的保鲜期从48小时延长到72小时以上。让异地的吃货也能品尝到新鲜的“乌石荔枝”,实现“买家吃到鲜货,卖家挣到实惠”的“双赢”。

如今,在旧镇乌石一带,像林进林、陈丽芬夫妇一样从事电商销售荔枝的返乡青年不在少数,每年荔枝采收旺季,至少有近二十家电商向浙江、江苏、上海、四川等地发货。他们借助电商销售方式把自家的荔枝挂上了网销平台,还借助微信、抖音等进行展播。

打造现代荔枝产业园

“我们充分发挥旧镇区域优势,提升名优‘乌石荔枝’品牌效应,着力打造旧镇现代荔枝产业园。”旧镇镇分管农业的二级主任科员陈俊龙介绍,“乌石荔枝”畅销网络,一方面得益于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归功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

据了解,此前,旧镇镇依托现有的万亩荔枝海,整合中国传统古村落石牛尾“秀才村”和浯江一带海云家庙、妈祖庙等旅游资源,已经连续举办七届漳浦(乌石)荔枝采摘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畅游乌石荔海,体验采摘荔枝鲜果的乐趣。2020年6月底,在漳浦县政府的推动下,还举办了一场大型的镇长带货直播,当天共成交荔枝320万斤,全部商品折后总销售额524.8万元,收效甚好,大大提升了“乌石荔枝”的知名度。

陈俊龙透露,下一步,为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步伐,落实漳浦县农业“十四五”规划,旧镇镇将围绕建设旧镇荔枝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等任务,打造休闲农业示范基地、高接换种示范基地、荔枝加工服务业示范基地和荔枝科研示范基地,突出优化一产、深化二产、强化三产、强化科技支撑、强化带动农户,造福地方百姓。

☉洪锦城 李顺杰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