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组文字由本报记者
俞映云 采写
图片由本报记者
林 忠 拍摄
6月28日晚,人民剧场气氛热烈,由市委、市政府主办的“飘扬的旗帜——漳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在此举办。伴着激昂深情的乐曲,漳州人民把心中的歌献给党。
随着歌舞《党旗飘扬》振奋人心的旋律响起,晚会序幕拉开。整场晚会以建党100年以来的伟大征程为主线,全要素运用合唱、舞蹈、朗诵、影视、情景表演等舞台表演形式,融合新媒体技术等多种表现手段,全面展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规律。
第一篇章《烽火征程》一开场,群舞《红军精神》和客家山歌《科岭来了共产党》将人们的记忆带回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难忘岁月。“雄壮的交响、浑厚的合唱、富有张力的舞蹈,都在重现着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斗建立革命武装、力挽狂澜抵御外敌入侵、前赴后继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赢得全国解放的非凡历程。”漳州市艺术学校教师李圆圆倍感震撼。
伴着悦耳的器乐合奏《绿水青山》,一段浑厚的画外音掀开了晚会的第二篇章《奋进年代》。
“在庆祝建党百年的时间点,能用自己擅长的乐器向党表达感恩之心,我很激动、很幸福。”谈及这场表演,《绿水青山》大堂鼓表演者、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演员柳倩倩神采飞扬。她告诉记者,为了更加契合主题、保证演出效果,节目经过多次打磨调整和连续多天的高强度彩排,“我格外珍惜这次演出机会,这会是我人生中难忘的一次演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漳州大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建设不断加快,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民生福祉显著提高。现场观众林贵芝动情地说,“我们的父辈在艰苦的条件下自力更生,以昂扬乐观、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建设祖国,非常了不起!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曾经梦想的美好生活成为现实,我们更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并始终保持着顽强拼搏的姿态。”
舞台上精彩还在继续,第三篇章《时代之歌》上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漳州大地孕育出了“五种精神”——革命战争年代的“红军革命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谷文昌创业精神”“龙江大局精神”、改革开放时期的“女排拼搏精神”、新时代“‘漳州110’服务精神”。芗剧《龙江颂》片段之《送公粮》正是歌颂“龙江大局精神”的表演。
“我们的表演讲述了龙江大队牺牲小我顾全大局,其他大队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主动替龙江大队交公粮的故事。”《送公粮》表演者、龙海区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成员戴瑾瑜对“龙江大局精神”感触颇深。“芗剧具有浓厚的漳州特色,我们在漳州向党献礼,当然要用最有漳州特色的方式!”戴瑾瑜满怀自豪地说道。
“‘漳州110’是人民的保护神!”大合唱《光荣集结在警旗下》的表演者们身着警察制服一踏上舞台,台下8岁的小观众陈菡便兴奋地欢呼起来。陈菡的父亲告诉记者,陈菡的偶像是“漳州110”,而她的心愿是长大当一名人民警察。
第四篇章《我要跟党走》是晚会的高潮部分。大合唱《我是党的人》中的歌词“我是党的人,最听党的话,党叫干啥就干啥,永远忠于她”,唱出了现场观众的心声,台下观众情不自禁地跟唱。
晚会在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落下帷幕。“整场晚会,最燃的就是全场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了!为什么这些歌曲耳熟能详、深入人心,因为这就是人民的心声。”漳州市城市职业学院学生刘梦杰说,“这场晚会对我们学生而言是一次很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