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三新一高”,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再次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首创精神”在红色农信中由来已久,随着对“三新”要义的深入学习领悟,漳州农信系统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
全国首创
“信用村”制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漳州市城区农村信用联社(漳州农商银行前身)率先在全国开展信用村(镇)创建工作,首创“信用村”制度,并于1998年成功创建了以东屿村等为代表的最早一批信用村,开启了福建农信早期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探索之路。1999年新华社《内部参考》刊登了题为《漳州市“信用村”制度化解农户贷款难》的文章,同年人民银行总行全文转载。2001年12月,人民银行总行在京召开座谈会,向全国推广创建信用村镇、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做法。截至今年5月末,全市农信系统已评定信用户逾54万户,信用村516个,信用乡镇33个,当地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提升。
全省首创
一是“支部建在网点”。 2019年5月20日,漳州农商银行发扬“支部建在连上”优良传统,率先推行“支部建在网点”组织架构新模式。不久,省农信联社党委在全省农信系统开展“支部建在网点(部门)上”专项行动,漳州农信系统党委指导辖内行社结合实际开展专项行动,两年来全市农信系统支部数量从73个增至179个,增幅145.21%,基层党组织得到进一步完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
二是“巧妇贷”妇女创业贷款。2014年,漳州农商银行与漳州市妇联合作推出专门面向城乡创业女性的产品“巧妇贷”,带动周边数万名农村妇女弹性就业,有力支持了“半边天”创业致富。2018年3月8日,省妇联、省农信联社、漳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巧妇贷”创业贷款全省推广启动仪式。2019年,“巧妇贷”获评“全国服务乡村振兴十佳信贷产品”。近日,省农信联社漳州办事处联合市妇联开展“巧妇贷”品牌项目专题调研活动,召开“畅通‘巧妇贷’惠民便民渠道,充分发挥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座谈交流会。目前已为全市15000多名妇女提供信贷支持近24亿元,下一步将推动驻村金融助理与“好厝边”邻里守望巾帼志愿服务队优势叠加,更好服务“半边天”创业就业。
三是“监事长排雷行动”。2007年,省农信联社漳州办事处在全省首创“监事长排雷行动”(又称“监事长排查”),由各行社监事长负责领导组织、带队参与对辖区网点信贷和内控等主要风险点,开展序时性滚动式风险排查,并全流程督促落实问题整改、责任追究、警示教育,提升全市农信系统案防工作水平,取得系列扎实成效并获全省推广。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漳州审计中心密集出台挂片督审员、监事长季度工作报告、审计靠前指导、飞行检查等系列制度性文件,推动全市农信系统审计工作在建章立制、服务管理各方面再上新台阶,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