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8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9版:社会

王志云:

当好一块砖 筑起防疫墙

王志云在给群众打疫苗

6月28日上午,长泰武安社区医院的疫苗接种点早已排起了长队,“85后”护士王志云忙碌着,她已经连续工作170余天了。有着5年党龄的她,毅然投入新冠疫苗接种一线,充当一块“砖头”,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我是党员,也是登记员

“你好,你叫什么名字?”“在注射前需要再次确认您的信息和情况。”“接种完不要饮酒。”身兼多职的王志云坐在登记台后,紧张进行接种登记工作。登记员是新冠疫苗接种流程中的“把关者”,面对复杂的人群,王志云需要更多的耐心,认真细致地核对接种者的信息,并做好人群的分类。“人多的时候,接种者会比较烦躁,面对询问情绪比较大。”王志云说,即便如此,她还是一丝不苟地询问,做好分类,不放过每个细节。

每个岗位间严丝合缝,每项工作间环环相扣,身为登记员,王志云切实做好自己的工作,为下一关接种做好保障。目前,她已完成10000人次的信息登记,每天“钉”在窗口工作八个小时以上,常常忙得全身酸痛。“水要少喝,怕上厕所没人替代我工作。虽然比较辛苦,但是我觉得我们的付出蛮值得的。”王志云说。

我是党员,也是接种护士

核对、掰瓶、抽药、打针、叮嘱……每一个动作,王志云一天最高重复900多次,她笑称自己一开工就进入机器人模式,脑子里只有接种的标准流程。

接种点虽然开着空调,戴着护士帽和口罩的王志云,额头还是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上一位接种完到下一位接种者坐下的间隙,她偶尔用双手交换揉揉肩膀和胳膊,“这是今天我打的第328剂次了,每天重复这样的动作,肩膀有点受不了。”

王志云从2020年12月起,就将“工作时间表”更改为:早晨7点半从家里出发、8点开始日常儿童疫苗接种、12点收拾工作台,换上下午新冠疫苗接种的设备,半个小时吃午饭,吃完1点半开始接种前的准备工作,2点半准时接种,一直到下午6点轮流吃晚饭,然后继续工作。每天下班时间根据当日接种点疫苗数量清零的时间而定。在这170余天里,她几乎每天都是这样的工作节奏。

即便辛苦,还是有让王志云开心的事:虽然现在的工作是平常的两倍量,但是看到群众接种率大幅提升,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晚上7点多,已是万家灯火,王志云和同事们看看新冠疫苗接种室外长长的队伍,相视一笑:“又是继续加班的节奏,只要还有疫苗,只要还有群众要接种,我们就不会下班。”

我是党员,也是志愿者

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位”。随着群众接种意愿不断增强,各疫苗接种点前纷纷排起长龙,但在长泰区总医院武安分院接种点,群众有序排队、逐一进场,这离不开一线的“志愿红”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王志云也是其中一名。

“您好,请按顺序排好队。”“您好,请往这边走。”中午1点多,王志云已经拿着一个喇叭在忙碌了。她一边引导一边说:“有些居民很早就来排队了,现场人比较多,所以我也早点过来做好准备工作,维持秩序。”

自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开展以来,王志云得空的时候,就穿上“红马甲”,忙碌于接种点各个角落,帮忙维持秩序、信息登记、发放宣传资料,为前来接种新冠疫苗的群众讲解接种疫苗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接种第二针疫苗的时间,营造贴心、高效的服务环境。

“您回家之后,打针的地方先别沾水,打下一针的时候您要过来就通知我,我带您接种。”92岁的戴大伯是当天接种疫苗的群众中年龄最大的一位,王志云重点陪护他,为他登记信息,留观时询问他是否不适,不厌其烦地提醒他注意事项。

这不,王志云忙完手头的事情,又扎身群众中,用拉家常的方式和大家分享疫苗接种后的感受,打消接种者的忧虑。除了参与到接种疫苗的各个流程,王志云还要清点盘仓、数据核对、清洁、消毒、物资准备、急救设施整理归位……她的工作任务远比想象中繁重。

⊙林婷婷 庄皇涛 文/图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