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暑期旅游热持续升温。云霄县火田镇白石村的生态风光和满村茶香,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前来踏青登高、吸氧润肺,感受当地独特的农耕文化。
“这些年,白石村乡村旅游发展正当时。村民们在自家门口支个小摊,售卖长寿粿、高山蔬菜、老酒、茶叶等特产,生意特别好,生活也越过越红火!”村党支部书记林镇安的一番话,道出了家乡的热闹与生机。从留不住人的偏远山村,到十里八乡闻名的旅游“打卡地”,林镇安既是白石村蝶变的见证者,也是乡亲们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坐落在大帽山山腰的白石村,是云霄县海拔最高的村落,孕育着全省迄今发现最早、最大、最广的古茶树群落和2000多亩原生态茶山。但因位置偏远、山路难行,白石生态美景无人问津,当地优质农产品难以出山。手握资源,却难以发展。如何让白石村的美景、好茶迈出大山?这成了白石村发展路上面临的最紧要难题。
金山银山,修路是靠山。2003年,林镇安接棒上任,肩担村党支部书记一职。作为土生土长的白石人,深知家乡贫困症结所在的林镇安,当即决定打响一场“修路革命”,疏通村庄产业发展的“毛细血管”。他说:“要同心修好产业路,日后发展才有出路!”
乘借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东风,林镇安带领村两委向上争取资金400万元,先后实施火田镇圆白线水毁修复、安缸自然村巷道防扶等10个交通民生工程,有力保障村民日常出行安全和生产生活所需。短短几年时间,白石进出村水泥路四通八达,机耕路直通田间地头,白石特产走出“深闺”有了新路子,全村仅金柑种植产业年可创收250万元,带动200余名村民就地就近耕种就业,人均年增收4000元。
一条条通畅新路串起了林镇安和村民的“心路”,村庄干事创业氛围高涨。林镇安乘势而上,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抓实美丽乡村建设,与村民一道聚力打造示范园区,蹚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生态旅游”的发展之路。
为打好绿色发展“底子”,林镇安带领党员群众上百人次,踊跃投身乡村振兴大潮。“领头雁”领航在前,白石村民生配套不断完善,白石小学教学楼翻新改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乡村振兴服务站修缮一新、党建公园建设加快推进;全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共拆除旱厕及猪舍126间、清理陈年垃圾250多吨、新建农村公厕9座、埋设农村污水处理管道3000米。
在村庄面貌焕新之际,林镇安紧抓县委、县政府打造首批农业大观园的窗口期,忙前期规划、忙争取资金、忙招引客商,力促白石古茶树群落观光园在家乡顺利落地。自2019年来,约2000万元专项资金投入到白石乡村振兴一线,古茶树观光园、古枫木林、仙峰稻谷、阳明谷瀑布、佛峰山登高步道等旅游景点建成投用,大茂山茶业、白石酿酒两家龙头企业落户深山,大帽山古茶树道路、香樟树森林景点道路、瀑布观光步道等生态旅游“交通网”越织越密。靠生态吃饭逐渐成为白石村一股发展新风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归至昔日宁静的小山村,种茶制茶、卖土特产、办农家乐,致富路越走越宽。
砥砺前行,一路载誉。十八年间,在林镇安的带领下,白石村写活乡村振兴文章,先后荣获福建省生态村、福建乡村旅游特色村、福建省传统村落、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林镇安个人获评福建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漳州市先进个人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