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一直牵挂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重要切口,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步文街道认真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完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按照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总目标,力求在党建引领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数字赋能为重要抓手,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城区创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街道统筹多方联动 落实垃圾分类“新部署”
为加快垃圾分类工作尽快落地见效,步文街道成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议,统筹协调各部门积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尽快落地生根。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项目重点推进,以目标为导向,制定实施方案,及时部署工作计划,落实任务,全面推进辖区垃圾分类建设。
为了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能够务实高效推进,街道还以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服务单位漳州市爱心物品回收中心指导辖区单位开展垃圾分类日常工作。建立街道垃圾分类工作联络群,督办、动态掌控垃圾分类各项事宜;加强对辖区生活小区、公共机构、公共场所分类工作进行培训指导、督促、检查等。
此外,街道还发动党员、志愿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引导居民践行垃圾分类。在全市率先成立人数达200多人的轮值督导员和小区物业专职督导员两支队伍,进一步压紧压实物业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市垃分办考评标准,强化值守人员的督导检查责任意识。集中力量在居民投放垃圾的高峰期开展督导宣传、破袋检查,指导居民准确分类;每周分析投放台账,对分类准确率低和未投放垃圾的居民进行入户宣传。同时,由社区网格员及第三方管理人员每日监督巡逻。
广泛宣传加强执法
奏响垃圾分类“新乐章”
垃圾分类主力应是居民本身,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了使垃圾分类入心入脑,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步文街道丰富宣传形式和载体,广泛宣传动员,加强监督执法,助力垃圾分类成为城市文明“新风尚”。
凝聚多方力量,志愿服务齐行动,开展每月主题宣传活动。街道以节假日、建党百年、为民办实事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契机,开展每月主题系列宣传活动,有效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实施进度。同时,在小区楼道、垃圾投放点设置宣传板、温馨提示牌,实现宣传“到单元、入楼道、进家庭”。
分类知识全覆盖,学以致用我先行。漳州市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漳州市环境卫生中心、龙文区生活垃圾分类联席会议办公室以及步文街道联合主办,成立了一支由52名步文街道辖区志愿者组成的宣讲团,通过“垃圾分类宣讲+志愿服务”的模式,打响生活垃圾分类宣传“阵地战”,使垃圾分类科普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机关、进企业。
智能分类进社区,绿色积分享实惠。在示范小区引入垃圾分类智慧管理系统,每户居民绑定专用绿色积分账号,每天正确投放垃圾就可获得积分,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的方式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创新宣传方式。建立龙江社区垃圾分类互动体验中心,集分类展示、科普教育、体验互动于一体,让居民在小区内就可体验到最时尚的分类乐趣。并依托锦绣、龙江、田丰社区爱心互助驿站,建立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回收体系,打造家门口的垃圾分类宣教阵地。
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家校社联动”模式,以“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区”为目的,把学校环保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区,以“教导监督”的形式带动家庭、社区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并提高分类准确率。
除了宣传引导外,步文街道还加强日常监督执法力度,联合城管中队开展“混装混运”专项整治,倒逼物业规范小区垃圾分类管理,针对存在的问题,约谈相关管理责任人,限期进行整改,并及时跟进。
步文街道通过完善垃圾分类运行机制、强化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主导、部门合力、试点带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在7月漳州市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第三方考评结果中,步文街道以89.2分位居全市第一。2021年,步文街道还将加大宣传投入力度,推动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有序开展,为环保献力、为环境增色。 (陈铃清 李双 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