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是一个刻度,标注着工业发展的高度。
五年,是一次跨越,丈量着工业发展的幅度。
八月的古雷,好消息不断。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合资合同正式签约,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建成投产,见证着漳州工业发展的征程。如今的漳州,新的动力在形成、在激发。深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六比一看”竞赛,落实“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机制,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全市干部群众正以更大的激情投身工业浪潮。
回顾漳州工业发展历程,工业成为经济发展主攻重点始于新世纪。随后的二十余年,市委市政府根据发展实际,一任接着一任干,咬定工业不放松。特别是过去五年来,大力推动工业发展成为漳州共识。
2016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要坚持工业强市,实施工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
此后,漳州围绕“争当先锋”的目标,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2019年,市委作出“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建设工业新城”战略部署,奋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市委作出《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谱写富美新漳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决定》,提出要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以工业发展引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优化升级,加快发展食品加工、石化等优势产业,打造一批百亿龙头企业、千亿产业集群。
共识愈发坚定,行动更加有力,成果逐步显现。
这五年,漳州工业总量两次突破。“十三五”期间,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先后突破5000亿元、60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7.8%,对全市GDP贡献达40%以上。
这五年,漳州企业规模日益壮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从2015年的2147家增加到2020年的2376家。其中,亿元企业数达到1002家,100亿元以上5家,省级工业龙头企业53家。
蓄力,培育产业之“苗”
工业兴则城市兴,工业强则城市强。五年来,一个个“大块头”项目相继落地,见证着漳州工业发展足迹:
2017年,金龙汽车龙海新能源产业基地开工,将打造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标杆性汽车工厂。
2018年,国贸智谷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将打造科创·双创、物联网和总部经济等产城融合的综合产业园区。
2019年,中核集团漳州核电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将批量化建设。
2020年,漳州奇美30万吨/年PS项目、中石化福建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工程项目开工。
2021年,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合资合同正式签约。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与福建石化集团共同成立合资企业,拟投资约400亿元人民币,在古雷石化基地建设并运营一座世界级大型石化联合体……
(下转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