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初,不少家长还没见过老师,就会有不法分子通过微信扫描入群冒充老师以交学习资料费为名,诈骗学生家长的钱财。
有一次,在漳州某学校家长群中出现了一个“老师”扫码入群,进群不久后,这位“老师”便以收取学习资料费为名,发消息提醒了全体成员。×先生对此表示了怀疑,“当时这个新来的老师并不是我的好友,我也没听老师提起过要交什么学习资料费。”×先生立刻打电话给班主任老师确认情况,才知道根本没有这回事。×先生立即在群里指出这是骗子,立马打电话报警。
微信头像和昵称的更改并不麻烦,同时很多微信群的管理不够严格,这也让很多不法分子可以通过改头像和昵称,利用扫码进群的方式,在家长群里做起了“老师”,来骗取家长钱财。面对这种情况,家长需擦亮双眼,注意核实确认,而学校老师更应该加强家长群的管理,防范骗子蒙混入群。
⊙本报记者 刘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