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身份证办理几张电话卡再出租、出售给他人,就能够轻轻松松赚“快钱”。这种看似“躺赢”的方式很可能涉嫌违法犯罪,这些“实名不实人”的电话卡极有可能被犯罪分子用来实施通讯信息诈骗、网络赌博、网络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
七月、八月份漳州本地出现倒卖手机号卡团伙,部分法律意识较为薄弱的群体在利益驱动下,由倒卖团伙组织,跨区域流窜购卡,即使在识别号卡有涉诈嫌疑后,仍敢主动到营业厅进行办理复机、补卡企图继续行骗。
针对这一情况,漳州电信与市反诈骗中心快速建立起营业网点与辖区派出所联动机制。当网点发现涉诈号卡产权人或疑似买卖号卡人员后,立即与辖区派出所联系,由其出警到营业厅对相关人员进行核查,快速精准打击买卖手机号卡利益链。
根据涉诈号卡入网特征,漳州电信还梳理出了“一看、二问、三圈示”规定动作,提炼总结行业人员涉案信息,加大涉诈网点考核力度,通过多问、警示、劝退、审批办理等方式,尽最大可能防范用户办卡后涉诈。今年来,共计劝退疑似卖卡人员2430人,降级或停止对防诈入网要求执行不到位的合作网点25家,关停工号61个,并重点监控其发展号卡的入网行为,有效遏制了新开号卡涉诈的严峻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