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0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3版:国内

(上接第一版)

今年9月,我省新一轮新冠疫情发生后,针对不少帮扶企业反映的原材料紧缺、物流运输不畅等问题,市工信局改版升级“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平台,开通助企抗疫“绿色通道”,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物流、市场、生产等涉疫方面诉求问题,协助337家企业办理车辆通行证1091张。

“平台协助公司开具了11份车辆通行证,让企业物流畅通无阻。”漳州矢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课长杨小煌说,公司获得车辆通行证后,货值约27万美元的进口料件顺利从厦门口岸运送到车间,满足了实际生产需求,避免了停工停产。与此同时,货值约2.86万美元的成品顺利送达口岸装运出口,确保了国外订单的按期交付。

不仅如此,长泰区还创新建立企业“手拉手”对接平台、生产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在线办理平台及企业物流人员核酸快检线上预约通道,促进企业供需两端信息互联互通、自适匹配,形成本地企业“手拉手”的产业集聚效应。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领导干部以上率下,雪中送炭服务企业。我市主要领导定期开展“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如针对企业青蛙王子反映的希望疫情背景下政府制定和落实更有针对性的惠企政策,相关职能部门拟定扶持政策,择期研究出台;围绕企业焙之道反映的希望对人才给予相应生活配套以吸引更多高端人才,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出台了《漳州市人才公寓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如此面对面、有温度的帮扶,使政企沟通联系更加密切。

长情关怀 助力企业稳步发展

一个项目的引进、签约需要经过多次的沟通与考察,一个项目的落地、见效更是一个从起步到成长再到成熟的漫长过程。挂钩干部像母亲关注孩子成长一样,坚持跟踪服务,找准短板、“对症下药”,让企业走得更高、更远。

10月15日,中港(福建)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将一面印着“重在便民 贵在服务”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市市场监管局,感谢该单位热情高效为企业纾困解难。

在休渔季结束后,企业急需投入新研发产品的生产,但相关项目生产许可资质尚未审批通过,这让企业十分焦急。挂钩干部、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新长得知后,立即召开协调会,要求注册审批科迅速拿出工作方案,并当场联系食品审评专家,市县联动配合,保障后续服务工作。

“此次办理比往常快了10天以上,这是‘妈妈式’服务的市场监管样本。”项目负责人林淑琼充满感激地说道。

活动开展以来,各挂钩干部马不停蹄走访收集企业发展痛点、堵点,建立健全企业问题收集、协调、解决、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妈妈式”服务案例不断涌现:

漳州市同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因双孢菇培养料集中发酵料场气味问题,部分项目被勒令停产。挂钩干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苏明河指导公司转型发展,将1.3万平方米厂房改建为保税仓库,并通过海关验收,现已启用运转。

富佳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办理不动产权属登记时,咨询相关业务问题。云霄县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工信局、行政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立即组成服务小组,到企业现场进行“把脉会诊”。针对企业详细情况提出了专业建议,帮助企业顺利完成手续办理。

一个个生动的例子,阐述了“妈妈式”服务的深刻含义。截至10月底,全市挂钩干部共摸底排查挂钩企业困难589个,已协调解决388个,正在协调解决201个。目前,全市集中资源力量,解决企业涉及的政策兑现、用工、出口、用地等“急难愁盼”的问题。

⊙本报记者 廖瑜婷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