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漳州一中碧湖校区乐团演奏厅,管乐团正在进行每周例行合练。在老师的指挥下,学生们手执长笛、圆号、萨克斯、定音鼓等不同管弦乐器,合奏出美妙乐曲。
漳州一中副校长、碧湖校区常务副校长高新建告诉记者:“参加管乐团培训,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心理素质,也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据介绍,乐团聘请厦门歌舞剧院管乐专家团队亲自授课,拥有A、B两梯队,是编制完整、具有一定演奏水平的中学生管乐团。自成立以来,乐团在各项文艺活动中精彩亮相,好评不断,还被福建省教育厅列为“福建省中小学学生乐团培育建设项目87所普及型乐团”。
初三学生陈雨彤演奏的乐器是长号。“我小时候在电视里看过长号表演,觉得特别帅气,没想到学习长号的心愿在进入漳州一中碧湖校区后实现了。”陈雨彤告诉记者,长号丰富了她的生活,当学习感到疲劳的时候,她便会练练长号,劳逸结合松弛有度,学习成绩随之提高。
初二学生郭梓涵演奏的乐器是大号,初一时社团纳新,强烈的好奇心令他主动报了名。“进入乐团后,日常练习我从不觉得辛苦,反而让我有了自豪感和成就感。想吹好长号,要经历辛苦的练习,但我绝不会放弃。”郭梓涵信心满满地说道。
除了社团活动课,漳州一中碧湖校区的课后服务项目还包括个性化课业辅导、分年段统一跑操等。同时,学校所有体育场馆全部开放,让没有选择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也可以自由锻炼。在高新建看来,丰富多彩的课后延时服务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各项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当今社会的竞争,不只是学习成绩竞争,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竞争。我们开设的课后延时服务课程正是朝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在努力。”高新建表示。
在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龙文分校,课后延时服务不仅能帮助学生增长智慧,还能锻炼修养。“学生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因此我们在课后延时服务特色课程中加入了礼仪学习的内容。任课老师群策群力、共同备课,以确保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礼仪教学。”据管理组老师庄秀云介绍,“礼仪教育是我们学校比较注重的一个环节。不仅仅是通过上课学习,在午间课后延时的用餐阶段,我们也会让学生们践行礼仪课上学到的知识,做到有序排队就餐,餐后收拾好座位等,以养成良好习惯。”
据悉,漳州一中碧湖校区充分利用下午课后服务时间,全面开展特色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开花。该校不断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内容,以学校原有18个社团为依托,开展人工智能、Photoshop、科技小制作、乒乓球、高尔夫、定向运动、心理健康等多个社团活动课。学生们可以根据兴趣有选择地参加,从而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