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2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4版:社会

百岁老党员 康乐颂党恩

在诏安县四都镇东岕村,提起72年党龄的百岁老人张保文,乡亲邻里无不竖起大拇指。虽已102岁高龄,但身体硬朗,腰不驼、耳不背、心胸豁达。

张保文老人出生于1920年,1944年与附近的金星乡李文珍结为夫妻,育有三男四女。新中国成立初期他积极参加村里各种社会活动,1950年加入共产党,1952年任东岕村党支部书记。1953年至1955年先后担任四都镇、桥东镇、深桥镇调查组长,负责调查农村生产技术事项。

“小时候由于家庭生活困难,没有读书,不识字。没文化工作很吃力,有压力。调查结束后,我要求回东岕照顾家庭。”张保文说。1980年,与张保文相濡以沫的妻子李文珍因操劳过度得病去世。妻子去世后,张保文独自生活到100岁,才由三个儿子负责他的三餐。当笔者问他这样高龄,身体还这样好,有什么长寿秘诀时,张保文高兴地取出“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挂在胸前(如图),竖起大拇指说:“我哪里有什么长寿秘诀,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安居乐业。我和大家一样过上好生活。如果要说长寿秘诀,就是知足常乐呀!”

张保文说:“我出生在旧社会,亲身经历过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艰苦生活。小时候衣服破了补,补了穿;三餐稀饭配咸菜萝卜干;外面一片荒山野岭,晚上整个村庄一片漆黑……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兴修水利。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科学种田,粮食产量年年增加。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农村又迎来经济大发展的春天;人们放开手脚发展多种经济,农林牧渔年年丰收,大家口袋有了钱,房子越盖越好,小车、摩托车、电视、冰箱、手机……应有尽有。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学校越建越美丽,学习条件越来越好。现在全村有几百名大学生,我家就有6个;医疗条件改善,小病在村里卫生所就解决问题;政府关心老年人,90岁以上都有生活补贴,每逢老人节,政府还派人慰问百岁老人,这些都是我们过去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张保文儿孙绕膝,有一个四代60多人的大家庭。他在儿孙的呵护下颐养天年。

⊙沈良生 文/图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