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教“订单班”渐成风潮。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职、学习即工作、毕业即就业是“订单班”的特点。这样的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求职就业当中少走弯路,而且企业招人也更为便捷,培养出的学生与企业岗位的匹配度更高。
据媒体报道,职教“订单班”的模式,就是相关企业一般提前一年甚至更早介入学院教学计划,学生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双导师”教学。企业也将这段时间作为定向培养和实习考察期,让学生毕业后可以迅速转换身份、胜任岗位。职教“订单班”实现的是企业和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职教“订单班”适合企业人才培养需求,适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适合职业院校专业发展需求,这也彰显出国家及地方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22所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而要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需要“订单班”再多些。
当然,也应看到,职教“订单班”对于企业和职业院校来讲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这也正需要企业和学校多一些大局观,真正为学生服务好。比如,在专业设定及岗位设定上,更契合学生的口味以及市场的需求。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有1.13万所职业学校、3088万在校生,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是我国重点领域的技能型人才缺口很大,预计在2025年缺口将接近3000万。故此,期待职教“订单班”多多益善,能够为职业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持续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