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8版:时事

弘扬“五种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上接第一版)

通过系列接地气的宣传宣讲活动,漳州逐步形成党员干部领学促学、基层群众自学参学的良好氛围,涌现出一批鲜活事例。比如,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举办“重温红色记忆 、弘扬闽南文化”文化沙龙,通过党史专家专题演讲、红色文化节目表演等形式,让与会人员从百年党史学习中感悟家国情怀。

漳州还注重挖掘向东渠精神、平和暴动纪念馆等县域红色资源,由点及面、遍地开花,把“五种精神”与沿线红色景点结合,推出红色旅游线路,串联具有本土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资源链。在漳州,旧址遗迹变现场教室、文物史料变珍贵教材、先进模范变“课堂老师”,党史学习教育持续火热。截至12月1日,全市共推出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线路68条、学习参访点114个,吸引1.3万余批次、36万余人次开展现场教学,有力深化拓展了党史学习教育,推动着红色精神鲜活起来、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一件实事一片福祉

“我是党的人,最听党的话,党叫干啥就干啥,永远忠于她。”今年5月,作为漳州市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项目,原创MV《我是党的人》首发以来,在线上线下广为传唱。热情奔放、铿锵有力的旋律唱出了在“五种精神”感召下,党员干部在党的带领下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昂扬精气神。

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漳州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落脚点。各地各部门提升站位、持续发力,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情怀、带着使命,以增进民生福祉的实效照亮初心、点亮民心。

——持续深化“妈妈式”服务。今年6月,“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启动以来,全市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坚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以“妈妈式”服务帮扶企业。截至10月,全市挂钩领导干部累计进企业帮扶4040人次,共摸底排查挂钩企业困难589个,帮助解决政策兑现、用工、用地等涉企的“急难愁盼”问题。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实施科技特派员服务百企千村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科技特派员行政村、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省级科技特派员乡镇“三个全覆盖”。开展“机关联动乡村、党建引领振兴”行动,开展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工作等。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芗城区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引导区属国有芗江物业助力后期长效管理,以“红色物业平台+社区幸福大食堂+免费共享便民驿站”架起党群“连心桥”。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丰富文化服务供给,让文化惠民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700个,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市教育局聚焦群众关切的“有学上”“上好学”问题,拓展优质教育覆盖面,通过腾笼换鸟、腾地建校和优质学校扩容,增加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

——全方位优化台胞台企服务。发挥独特资源优势先行先试,持续做好“通”“惠”“情”文章。市委台港澳办推动全市建立解决台胞台商诉求责任清单;开设台胞医保、税收等服务专窗;开展“互联网+漳台交流”;推广“金服云”台胞金融服务平台;出台鼓励台湾人才来漳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让台胞在漳创业有地方、就业有岗位、办事有专窗、交流有平台、权益有保障、生活有奔头。

……

一项项举措、一串串数字,擦亮了漳州的民生底色,折射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也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温度,更见证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不断变为现实,书写着新时代的漳州答卷。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