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 上一版 返回首页
第12版:警方

漳州公安机关开展景区和非景区景点安全管理整治——

扛起责任担当 筑牢安全防线

景区和非景区景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坚决贯彻上级部署要求,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漏掉任何一个盲点,不留下任何一个隐患”为目标,紧盯突出问题立即改,找准根子根源深入改,举全警之力全面堵塞漏洞、补齐短板、狠抓提升,共检查景区和非景区景点2490处,排查整改风险隐患2255处,新设置警示栏、牌2853个,整合、新建接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95000多路,设立警务室(站)130个、执勤点505个,成立巡防队伍1100多支、配备巡防力量6500多人,所有指标在全省均名列前茅。

高站位强推进

确保措施落地落实

漳州市公安局党委把景区和非景区景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纳入局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主动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建立起由市、县两级公安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负责人抓具体的分级管理、层层负责工作机制,并成立由相关业务警种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确保每项工作、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市公安局领导多次带领工作专班和通信运营商团队到沿海一线现场调研,研究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方案,有力推进工作高效运转。

在专项整治中,我市公安机关注重以制度管长远、管根本,聚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点区域安全防范、安全管理责任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关键环节,建立“管控责任、排查整治、智慧防控、应急处置、联防联控、宣传教育”等六项执行机制,配套“滚动排查评估、分类分级管理”和“清单管理、滚动跟踪、闭环整治、整改销号”等六项工作制度,并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了《处置涉水事故应急预案》。

同时,建立动态实地督导检查和问题隐患挂账销单制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并通过明察暗访、压力测试等形式开展阶段性督导检查,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措施落地落实。

细排查快整改

全面提升安全保障

我市海岸线长、水系密布,沿海、沿江、沿湖等邻水危险区域和景点的隐患多、风险大。对此,全市派出所基层民警、辅警、村居干部、网格员深入辖区景区、非景区景点及沿海沿江沿湖等涉水危险区域、人群易聚集场所,开展“地毯式”梳理排查,摸清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一企一册、一景一册、一地一册”,全部录入管理信息系统。

对实地踏查出的安全隐患点,逐一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划定警戒范围,合理配置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设施,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指定专人监督落实。对属公安职能的,立整立改、即知即改,确保逐个整改到位;对不属于公安职能的,通过发公安提示函等方式,推动相关职能部门限时整改。

截至目前,全市3A以上景区已全部设立警务室,民警带领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巡查工作,及时发现、提醒、劝阻、制止危险行为。在其他景区、非景区景点及人群易聚集区域也大力推动设立警务站、移动警务室或执勤点,组织力量开展巡查。

重创新求实效

汇聚合力共保安全

市公安局坚持“人防、物防、技术防、机制防”相统一,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筑牢安全防线。先后争取景区和非景区景点智能防控专项经费4200多万元,对医院、学校、景区等重点行业领域、重要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建设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补点建设,并对本地景区内部等重点行业领域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联网,实现全市所有安全隐患区域100%视频监控全覆盖。

除了科技赋能,全市公安机关还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抓实人防措施。在人员易聚集的临海临崖危险区域周边,选取商家、住户、治安岗亭、船管站等场所建设紧急救援站,配齐救援人员,配足救援船舶、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医用急救用品等应急救生工具。

组建由商家、住户、养殖区从业人员组成的“安全劝导信息员队”和景区非景区景点所在行政村(社区)“安全巡防队”,并视情配备警用无人机、电动平衡车、沙滩、山地巡逻车等装备,负责对沿海堤防、避风渔港、涉险滩涂、悬崖峭壁等案件事故易发多发区域、人员船只密集场所开展巡逻防控和安全宣传。 ⊙章公宣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