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先贤、学党史,游古道、品美食……近段时间来,许多游客慕名来到平和县坂仔镇西坑党校新校区打卡党史教育“网红点”。“这里同时拥有红色基因和青山绿水,‘红绿’相间很适合参观学习、放松心情。”游客蔡女士说。
据了解,平和县坂仔镇西坑村是著名的老区村、山区村,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两度到坂仔考察,直接指导推动西坑新农村建设。今年以来,坂仔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载体,对西坑党校进行提档升级,修缮十八起山“红军洞”“红军守望亭”“红军种植园”等革命遗址,建成集中国共产党发展史、坂仔红色记忆等内容的“中共党史教育展览馆”,今年4月,平和乡村振兴党建学院在西坑村甘坑组成立,西坑党校成为主要教学点(如图)。
升级后的西坑党校成为集教育培训、主题党日、红色旅游、党史学习、餐饮住宿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教育实践基地,打造西坑红色文化旅游景区,成为党史教育“网红打卡点”。仅8月份就接待200多批次、近万名干部群众参观学习。
西坑党校在带动乡村旅游的同时,也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西坑党校通过租赁甘坑组村民闲置平房42间,期限30年,每年每间租金1500元,每户增收4.5万元,全村增收189万元。依托特色资源和人文底蕴,西坑村民就地自销蜜柚、白芽奇兰、果品蜜饯、土蜂蜜等农产品,吸引广大游客购买消费。同时引进镇区特色餐厅入驻党校新校区,引导鼓励村民发展特色农家菜,如咸饭、土猪土鸡、特色青菜等,为游客提供地方传统菜肴、特色菜品、风味小吃等。此外,成立村集体公司——西坑红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聘请职业经理人进行运营管理,短短四个月,公司营业额就达42.6万元。当地村民苏玲说:“西坑党校的建设,不仅让我们的闲置平房有了用途,可以收取租金。公司运营后,我还被聘请当工作人员,每月工资2500多元,还能卖点土特产赚外快,我的收入提高不少。”
与此同时,西坑党校还紧紧抓住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契机,推动特色农产品与电商产业融合,让村民足不出户就把蜜柚等农特产品卖向各地,现已培育蜜柚营销户36户、电商销售户52户。“西坑党校的成立,为我们农村党员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培训基地,也拓宽了我们村产业性收入来源,今年村财收入有望得到新突破。”省派驻西坑村第一书记陈志生说。
据悉,西坑红色文化景区正按照“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实施沿线道路提升、西坑民宿改建、夜间景观亮化、森林慢步道路(二期)、现场教学点、光伏发电等三期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游客服务设施,计划投资3200万元,全力打造成为全县乃至全市可学习、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践行示范区。
⊙林泽霖 叶银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