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3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2版:综合

台湾青年有个“世外桃源”梦

——访漳州新天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经理詹秉羲

詹秉羲正在查看果实成熟情况

2017年,詹秉羲从台湾来到漳州,负责家族企业在平和县芦溪镇的观光果园改造项目。“我的愿景是希望打造出一方远离城市喧嚣的‘世外桃源’,我相信这个理想一定能够在漳州这块宝地上实现。”詹秉羲如是说。

是工作亦是来团聚

果园改造工作千头万绪,但詹秉羲却能很快上手,“平和芦溪风景秀美、早晚温差大,特别适合建造我理想中的观光果园。这里的气候、语言、饮食、风土人情和台湾非常相近,让我能尽快融入当地,平时我和果农全都是用闽南语沟通交流,气候、土壤条件也非常适宜台湾果蔬的种植。”

对于詹秉羲来说,此番投身祖国大陆,除了可以在芦溪镇这片土地上大展拳脚、一展宏图之外,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他可以和父母在此团聚、共同生活。

“来大陆之前,我经常被公司派驻到东南亚各个国家去工作,很少有时间能常伴父母身边。”长年身在异国他乡,詹秉羲十分珍惜与父母的共聚时光,“平和这个项目最开始是先派我父母过来,而后我越南的项目完成后就主动请命来大陆,既是来工作,也是来和父母团聚。今年春节,我们一家还一起参加了由漳州团市委举办的‘留漳过年’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打好“有机”牌 种出健康果

金秋时节,种植园里空气清新、阳光明媚、山花绽放,火龙果、百香果等果实挂满枝头,小辣椒、卷心菜等蔬菜长势良好。

据詹秉羲介绍,在项目改造前,该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梨,作物品种单一,加上果农种养植方式落后,果树病虫害较多,经济效益低下。“我们为果园改造制定了短期和长期的规划,短期规划是通过丰富品种、改良土壤,来提升作物的品质和经济效益。”詹秉羲表示:“现在,我们除了原有的果树品种外,还种植了台湾火龙果、百香果、柠檬、皇帝柑、咖啡等10多种作物,接下来我还计划在这里种植台湾凤梨,让这个果园一年四季皆有花赏有果摘。”

土壤是作物种植的根基,为了强根固本、提升肥力,詹秉羲下足了功夫,“我们的有机肥是一大特色,这些有机肥是我专门去收购平和果农废弃的柚子,然后加入公司研发的一种菌粉调制而成的,不但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而且安全无毒害,对健康和环境都非常友好。”

除此之外,詹秉羲还引进了许多现代化的种植管理设备,例如土壤水分检测管控系统、智能灌溉系统等,他表示:“我希望能在大陆探索出一条半机械化的生态农业模式,让消费者品尝到最健康、生态的果蔬产品。”

于山间打造“向往的生活”

产出高品质的农作物只是果园改造的第一步,詹秉羲表示:“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是很多现代人的共同感受,我想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可以让人静下心来、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的地方。”

对于这方“世外桃源”,詹秉羲脑海中有许多的想法,“我们已经开辟了几块鱼塘,那里是山羊等动物的养殖区。园里不仅有果蔬、花海,还种植了咖啡树,游客来到观光园,可以漫步赏花,采摘时令果蔬,体验垂钓,亲近小动物,亦可到咖啡吧来一杯现磨咖啡,饿了就到餐厅品尝具有台湾风味的菜肴,园内还设有露营基地,供游客观星辰日出。”此外,果园里的果树是可以认养的,游客认养后通过视频能实时观察到果树生长过程,收获时节,可以亲自来采收,也可选择邮寄。

“来到漳州,我们真诚感受到漳州人民的热情,特别是漳州团市委经常关心我们的创业项目,让我们有了很大动力和支持。”詹秉羲说道。下一步,他将通过漳州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新农人”,一起助力当地的乡村振兴。

当前,漳州“立足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的决策部署,让詹秉羲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说:“接下来,我们还打算和漳州的高校合作,打造生态教室,搭建漳台农业交流合作平台,使这里成为一个集现代农业、生态采摘、休闲旅游、科研科普、美丽乡村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观光园。”

☉本报记者 陈玲清 文/供图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