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农工党漳州市委员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团结带领全市农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责,积极建言献策,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奋力谱写富美新漳州建设新篇章作出了积极贡献。农工党市委会先后被授予“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地市级先进集体”“纪念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90周年先进地市级组织”“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统战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
围绕主线,思想建设取得新实效。五年来,农工党市委会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紧扣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农工党建党90周年等节点,扎实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重温合作历史,争当合格成员”“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党旗引领 携手再出发”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等,强化党史理论研究,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展现新作为。五年来,农工党市委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参加各类协商会、情况通报会、意见征求会、民主评议等40多次,就“十四五”规划、市政府工作报告及我市经济社会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坚持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聚焦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问题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依托两会平台认真履职,共向市政协提交大会发言5篇,集体提案50件,其中得到市主要领导批示的大会发言和集体提案15件,重点提案5件,优秀提案8件。五年来,共编报社情民意信息453件,被全国、省、市有关部门采用296件,国家领导批示1件,省领导批示10件。许多建议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采纳,推动民生热点问题的解决。
发挥优势,社会服务树立新形象。五年来,农工党市委会充分发挥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的人才优势、专业优势,积极探索社会服务的新途径、树立社会服务的新形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共有170多名农工党党员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累计捐款捐物20多万元;动员全市广大农工党党员为“大方县同心圆博爱家园精准扶贫项目”捐款,开展“同心121”工程活动,协调有关部门为挂钩乡镇争取项目资金,助力脱贫攻坚;发挥医卫特色资源,与市直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环境与健康宣传周”活动,为基层群众送医送药;参与协办“珍爱生命,科学防癌”公益活动,组织农工党党员专家提供咨询服务。五年来,农工党市委会共组织开展社区共建、结对帮扶、义诊咨询等各类社会服务活动35次,参与的农工党党员专家300多人次,捐赠各类药品物品3万多元,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份,受益群众4500多人次。
激发活力,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五年来,农工党市委会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领导班子“五种能力”不断增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开展“星级支部”创建,通过联谊活动、考察调研等方式创新基层活动形式,增强基层与党员的交流、沟通和联络。进一步规范组织发展程序,围绕人才强党战略,加强在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新领域发展党员,加强代表性人士队伍建设,推进组织发展。 ⊙本报记者 吴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