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5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3版:专版

乡村振兴红红火火

世界上最大的土楼——位于大溪镇庄上村的庄上大楼 曾炜煌 摄

大溪镇大松村松岗岭整治后的休闲公园

山顶风光这边独好,山下村庄的情形又是如何呢?

从大芹山上沿着崎岖山路驱车而下,走进大溪镇大松村,放眼满目青山郁郁葱葱,河流小溪清澈见底,村庄道路干净整洁,农家院落规整有序,休闲公园依山傍水,这里的乡土田园精致地呈现出一幅生动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

阳光明媚,青山映衬,生机勃勃,在大溪镇大松村松岗岭小组,昔日蚊虫乱飞的垃圾场不见影踪,原址新修成的小公园成了村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公园面积不大,但是凉亭、栈道、石阶联袂设置,新种下的草坪吐露着新叶,移植的绿树绽放着新芽,修剪过的花丛飘荡着芬芳。

“乡村振兴是大溪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最重要的建设主题之一,今年我们以大松村作为示范点,展开新一轮红红火火建设。”大溪镇镇长赖志慧介绍,就如松岗岭小组这样一座清新靓丽的小公园,谁能想到在几个月前竟是一个令村民望而却步的地方,这里杂草丛生、垃圾成堆,成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垃圾场,终日臭气袭天,经过这两个月的整治,这里就像换了个地方,干净、整洁、舒心,村民们都十分高兴。

不仅如此,在这轮乡村振兴建设中,大松村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依托国家地质公园灵通山辐射作用,着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赖志慧说,今年来,大松村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政策与资金支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扩大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先后投入270多万元在环境整治、公园提升、机耕路硬化等项目上进行改造提升,改善了村容村貌和交通环境,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借助与灵通山相邻的有利地理位置,大松村还积极开展“筑巢引凤”招商引资活动,成功吸引乡贤回乡投资建设威豪生态农场和双水湾旅游,大松村以集体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入股合作,打造高规格、有特色的“休闲观光型”美丽乡村,并为当地村民提供16个就业岗位,年可增加村财收入8万元;借助扶贫开发,大松村发展村级光伏发电项目,年可增加村财经营性收入4万元。“下一步,我们村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千年罗汉松、明代土楼等特色和优势,以‘互联网+民宿+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做足农、林、田、宿等文章,带动旅游、文化、教育、农业的多元化升级,孵化一批乡村创业平台,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回村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赖志慧说。

大松村是省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也是大溪镇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窗口。赖志慧介绍,大溪镇针对辖区村多、面广、资源分散等现状,通过支部联建,创建“片区党群联席会”制度,将25个行政村划分为3大片区,促成片区内各村达成共建协议,定期商议片区重点任务等,落实“点对点”联建帮扶,推动村村、村企党组织联建,着力发挥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通过推行“党支部+公司+基地+片区合作社”模式,组建产业发展联盟,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产业链延伸问题,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通过资源联享,促进优势互补,优化整合辖区人、财、地及项目等资源,以入股、联营、租赁等方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形成互利共赢格局,助力乡村振兴取得实效。“通过乡村振兴建设,大溪的乡村旅游更加蓬勃发展,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日益呈现在眼前。”赖志慧说。

生态质量不断提高

今年来,大溪镇下大力气整治生态环境,重拳打击禁养区养殖及村庄排污口重点治理,对“两违”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促进辖区内生态质量不断提高。

据悉,大溪镇大力推进养殖污染治理,共拆除猪圈总面积2228㎡,清栏生猪3869头,关停不达标生猪养殖场1个、养鸭场2个;同时,大溪镇聘请环保公司制定科学适用的污水处理技术方案,对东溪沿线主要村庄排污口进行重点治理,首批计划投资317.4万元,对5个支渠附近村组的生活污水进行末端截留、集中治理,采用厌氧池生物膜池+人工湿地方式解决污水直排问题,并在全镇范围内推进农业污染治理。目前,大溪污水处理厂有效运作,日处理污水1300多吨。全镇生态环境日益向好。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