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县杏陈镇张家村的老寿星杨秀珠,身体硬朗,每天做饭、煮菜、扫地、浇花、散步、串门聊天……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谁会相信她已是106岁的老人!
12月26日,笔者慕名登门拜访时,她外出串门未归,其儿子林平顺花了好长时间才把她找回家。在厅堂,老人一边招呼儿子烧水泡茶,一边热情与我们交谈。
杨秀珠阿婆出生于诏安县四都镇西张村一个贫穷农家,出生不久就被送到东山县张家村一个贫苦的农家当养女,从小尝尽苦头,8岁就下地帮大人干活。长大后,她嫁给大她四岁的本村青年林坤仔。婚后,虽然生活清苦,但夫妻恩爱,先后生下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夫妻上要照料年老公婆、下要抚育子女。为了养家糊口,他们睡半夜、起三更,勒紧裤带日夜操劳。多亏1950年5月12日东山岛解放了,从此有党和政府的关心照顾,家中的日子才逐渐好转起来。杨阿婆说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夫妻俩踊跃参加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组织领导的八尺门海堤、张家村车底水库、前坑洞水库等重点项目建设的往事,记忆犹新,声情并茂。
在那个“靠挣工分才能分到口粮”的年代,颇有远见的杨秀珠和丈夫深知没有文化的苦头,咬紧牙关,再穷再累也要将儿女们送去学校读书。1969年大儿子林裕生初中毕业,她带头为他报名应征,大儿子赴解放军东海舰队服役,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小儿子林平顺高中毕业后,当过小学代课老师,1990年光荣入党,任村干部至今已30年;小女儿林平珍集美师专毕业,成了中学老师,也是共产党员。
乘改革开放的春风,杨阿婆儿女勤劳致富,早已娶妻或出嫁的五个儿女,各自建了新楼房,安居乐业。从部队退伍的大儿子长期在外工作,现一家人住在县城西埔镇。老二林裕环、老三林平顺住在本村,日子越过越甜美。
林平顺说:“我妈除了耳朵有点背外,身体状况还好,现在生活能够自理。”笔者问杨阿婆有何长寿秘诀?老人乐呵呵地说:“有好社会,才有好家庭。儿孙媳妇弘扬孝老美德家风,让我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逢年过节,子孙们都会回家与我欢聚,全家四代20多口人,其乐融融!”
林平顺说,母亲青壮年时期操劳过度,随着年龄增高,身体多处旧伤复发,尤其是40年前不幸被公牛角撞伤了胸部,经常疼痛;她还患有高血压、血管硬化、心脏无力等疾病。所以,平时要多加关心,及时寻医问药,精心护理照顾。有的老旧伤虽然无法根治,但可以减轻她的痛苦。
“如果没有儿女媳妇们的关心照顾,我不可能活到幸福的今天!”杨阿婆回忆说,2020年2月15日,她突然间感到心脏无力,浑身颤抖,儿子林平顺急忙将她送到县医院治疗,子女、媳妇们闻讯,赶到医院看望,并日夜轮流守护在她身边15天,直至康复出院。
“母亲能够健康长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知足常乐,性格开朗,心态平和,喜爱活动。”林平顺说,母亲经常教育子孙后代:“党和政府给我们带来幸福的好日子,你们要饮水思源。”
☉谢汉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