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31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2版:综合新闻

留法女硕士变身“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

开局之年“收官账” 平均每户多两万

周晰与丈夫正在直播带货

本报讯(罗培新 陈细慧 李小琴 文/图)“30余户农户,平均每家年收入比去年多了2万元!” 12月30日晚,在南靖县南坑镇南塘村,“新农人”周晰和乡亲们花了一个晚上,终于算清了这笔账。结果公布,屋子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南塘村村民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30岁的南靖媳妇周晰是这场仗的“主心骨”。她是留学法国海归女硕士,2019年年底,她放弃了世界500强企业的工作,与丈夫双双从上海回到南靖。从此,他们有了一个“新”身份——新农人。对于这样的决定,许多亲友都十分不解,“好不容易培养出个大学生,回乡种地可惜了。”

这不是一时冲动,面对质疑,只有夫妇俩内心最清楚。早在2017年,周晰随丈夫回到南塘村,当时就被大山里的生态环境所吸引。但细心的她也发现,当地农业从事者并不多,年轻人更是屈指可数,尽管部分农村土地近年有复垦迹象,但更多的土地依然被抛荒。随着国家陆续出台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她和丈夫不约而同地萌生了让土地重新充满生机的想法。

当上“新农人”的第一天,周晰就打定主意:不再走传统农业老路,要走现代农业生态种植的新路。夫妻俩在山脚的荒地上种植香蕉和蔬菜,用翠竹在田园里搭了个充满农家气息的直播间。通过直播,大山里产出的番茄、番鸭、黑猪肉等特色农产品被推介到千家万户。今年单单抖音直播这一项的年销售额,就达300多万元。一些刚开始半信半疑的乡亲们也心服口服、竞相效仿。

事业步入正轨后,周晰夫妇向其他人伸出了援手。他们在当地推广“订单农业”模式,30多户当地农户陆续加盟,一起推广无公害种植。这些举措,让一度荒芜的土地重焕勃勃生机,让更多当地人实现了增收。受疫情影响,南靖塔下村的游客锐减,柿饼少有人问津。得知情况后,周晰通过拍摄反映农村新生活的短视频,通过抖音直播,帮助果农销售柿饼。

留法女硕士的到来,给乡村带来不少“新”气象。看到周晰把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不少年轻人陆续选择返乡创业。他们向周晰夫妇“取经”,携手组成改变当地农村面貌的生力军。

菜农陈可跃跟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他说,希望像周晰这样的“新农人”越多越好,从他们身上能看到田野的希望,看到乡村振兴的未来。

“在‘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起初回国和选择农业是一份情怀,现在更多是一份责任。土地已经被重新种上,而且会种得更好!”周晰夫妇对乡村振兴的未来充满信心。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