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漳州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荣获“2021年度漳州市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高难度、高挑战是神经外科留给外界的印象。漳州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3月开科以来,林友城副院长带领科室团队不断钻研技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8年间,一个个突破性成果,一个个暖心医患故事,见证了该院神经外科的蓬勃发展。
将心比心,视病犹亲
科室的年轻医护人员,大多是“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是父母的宝贝;在这里,他们是生命的“守护神”。大到抢救生命,小到翻身擦洗,工作繁杂琐碎。但他们毫无怨言,始终秉承着“将心比心,视病犹亲”的价值观,严于律己,心无他求,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他们没有节假日,只要患者需要,个个都是“拼命三郎”。有时遇到患者病情危急,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不管在哪里,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加班加点,不分昼夜,直到患者脱离生命危险。这种奉献精神,已经成为科室多年来形成的一种工作态度。
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神经外科团队用精湛的医术、博大的爱心和无私的奉献,使一个个生命重焕生机。结合科室工作特色,神经外科团队立足本职岗位,勤奋工作,爱岗敬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为每一位患者提供高效且优质的医疗及护理服务。2021年,在林友城副院长的带领及全科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与共同努力下,科室总入院人数1832人,出院人数1851人,危重一级患者7539人次。至今共收到80多面锦旗,10多封感谢信。
培养人才,提高技术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工作的根本保证。
目前,漳州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共有医生9人,护士25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4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9名,护士15名。林友城副院长担任漳州市神经外科学会副主委,卢炜鹏副主任及黄权荣主治医师担任漳州市神经外科学会委员,贾正云护士长担任漳州市护理学会老年护理委员,同时科室高级和中级职称的医生均进修学习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
神经外科作为漳州市第三医院重点建设专科,产生经济效益位于医院前三。目前神经外科主要开展各种颅脑外伤手术、高血压脑出血显微镜下微创手术、各种脑瘤及椎管内肿瘤切除手术、血管畸形切除手术、动脉瘤夹闭手术和三叉神经痛、面肌抽搐、舌咽神经痛等微血管减压手术及颌面损伤整复手术。完成神经外科90%以上病种手术,恢复都比较良好,死亡率3.26%,其中三、四级手术均恢复良好。科室拥有蔡司手术显微镜(带荧光造影),美敦力动力系统,强生动力系统,神经外科多功能手术床,德国西门子64排螺旋CT、128排双源CT,1.5T、3.0T磁共振,颅内压力监测系统等先进设备。
神经外科的工作量大且任务重,所以对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为提高医护的职业素质,提升抢救配合能力,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定期开展技能训练;定期安排医护人员前往上级医院学习;定期对科室各种抢救仪器、设备使用进行训练考核。利用晨交班、教学查房进行理论知识和抢救程序的复习,并制定统一的规划,按不同层次、不同职称,从理论知识、技术操作、工作能力等方面提出要求,定期考核,达到高水平相应职称标准。护理方面以每天组织晨会提问,每月基础理论及操作技术交替考核,每月进行一次护理大查房,并根据患者病情组织业务学习,利用休息时间开展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训练。每次科室主任带领医护进行床边大查房时,都会为每一位患者仔细检查,分析并制定出最佳方案,对疑难问题进行会诊,从细微环节杜绝医疗差错的发生,让每位患者均可得到最佳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脚踏实地,服务群众
面对新冠肺炎病毒的肆虐,神经外科不畏困难,不惧病毒,义无反顾站了出来,赢得了政府、社会与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科室一线医生不仅肩负门诊、病房、手术等日常工作,还利用宝贵的休息时间,积极投身龙文区疫苗接种的医疗保障工作。在社区服务中心,神经外科的医生耐心解答群众对于新冠疫苗接种的疑问,仔细观察留观人群接种情况,及时规范处置各类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不畏辛劳做好医疗救治保障工作,为龙文区全面构筑免疫屏障保驾护航!
当战“疫”的冲锋号吹响,神经外科医护人员积极奔赴各地支援,毫不犹豫冲锋在抗疫一线。林友城副院长不畏烈日,亲自前往一线部署防控工作,并助力龙文区全员核酸检测顺利展开。
漳州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患者的信任与支持。市级青年文明号的成功创建,对于科室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荣誉、一种称号,更是一种力量、一种责任。三院神经外科将倍加珍惜“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增强团队的主体意识、责任担当和综合素质,深入推进学科综合实力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社会与广大患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传承三院人勇于拼搏的精神!
(陈建宝 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