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9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3版:要闻

壮大“地标经济” 擦亮富农招牌

云霄沃田孕育新希望 吴建云 摄

今年来,县委、县政府锚定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这一目标,持续提升县域地理标志商标品牌保护工作,加快推动地理标志产业与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传承有机融合,聚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带富更多农户,且看云霄县——

五月的云霄县,果甜菜肥产业兴,40枚地理标志产品质优价美、旺产旺销。一批批特色“云霄味”卖得出又卖得好,与全县大力实施地标兴业富农战略息息相关。

作为农业大县,云霄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深度挖掘全国地标“第一县”的资源禀赋,大力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创响“国字号”口碑,助农增收致富。今年来,县委、县政府锚定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这一目标,持续提升县域地理标志商标品牌保护工作,加快推动地理标志产业与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传承有机融合,聚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带富更多农户。

农产品树牌创牌理念在云霄扎根后,县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应势成立,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究推动地标产业发展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细化量化任务指标,强化成员单位间的协调联动。各有关职能部门握指成拳,全力抓好地标注册申报、品牌扶持、效益提升等环节,形成全县大抓 “地标”的工作格局。

组织领导体系高效运转之下,云霄县着手将现有的40枚地标产品资源细分品类,划定主要地标生产区域,建设地标产业示范园、保护点,对各乡镇(开发区)地理标志培育、运用促进工作提供“教练式”辅导,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和农户加大培训力度,实行地标注册标准统一、质量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其中,“云霄枇杷”“竹塔泥蚶”“列屿巴非蛤”等14枚具产业规模、经济带动效益良好的地标产品被列为示范品种,“火田金柑”“下河金枣”等有待推广发展的26枚地标产品被列为保护品种。各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进一步健全地理标志保护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特色突出,聚力提升地标运用和管理能力。

在强化地标发掘、运用、保护的同时,县委县政府聚焦服务区域发展和产业提升,探索实践“地标产品+食品制造+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一方面,发挥富佳宝食品科技园等食品制造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实施“公司+地标+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打造“种、加、包、储、销”一体化发展的地标产业链,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依托地标“一馆三站”等平台,将文化旅游和地标推广相结合,推广地标美食、地标科普、地标观光等新业态,推动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有了“名标”,也要注意防“李鬼”。为此,云霄县成立全省首个地标产业协会、首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巡回法庭,落实地标被侵权损失保险、地标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等政策,并结合市监智慧地标监管服务平台以及12315维权站点、食品快检室资源,铺开专项保护行动,加强对侵犯地标专用权违法行为的查处,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本组文图除署名外由 云霄县融媒体中心 郭 扬 采写提供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