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3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5版:专版

筑牢防震减灾“前沿阵地” 助力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

1

强化监测预警

签约建设2647处预警智能终端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防范化解灾害风险,实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必须多点发力。

——编制规划,力促事业谋划前瞻化。市地震局制订并落实《2021年度漳州市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实施方案》,强化震情、监测资料跟踪,召开半年地震趋势视频会商会,研判闽台地区地震趋势,全力做好重大活动期间的地震安全服务保障;

——技术应用,力促科技成果实用化。建设预警中心,配置移动式强震观测系统、宣教体验等设备,在龙文、平和、华安及长泰新建4个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基本站,对中山公园强震台等7处观测点的仪器进行升级改造,开展南靖土楼强震台选点等前期准备工作;

——夯实根基,力促监测体系网络化。配合省地震局在漳开展两栖震源气枪激发实验、地震岛礁综合台建设、2021年福建及台湾海峡地壳深部探测、18个温泉点的现场观测和取样等工作;定期开展台站基础设施检查,加强预警终端建成后的监督、管理,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提高终端在线率。目前共签约建设2647处预警智能终端,在线率达85.68%。

2

防治灾害风险

首次开展房屋设施抗震设防信息采集

实地走访、调查摸底、采集照片……在首次开展的房屋设施抗震设防信息采集工作上,市地震局与多部门开展实地调研和监督检查,完成了漳浦前亭、赤湖、佛昙,龙海隆教4个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的乡镇房屋抗震性能普查工作。

“监测预警是防震减灾救灾工作的‘眼睛’和‘耳朵’。”市地震局相关工作人员说道。

一直以来,我市把地震灾害防御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潜心提升监测预警“真功夫”,持续拧紧“安全阀”,把防震减灾的楔子嵌入老百姓生活的每个角落——

为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开展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试点工作。成立漳州市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协调工作组,召开全市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推进会,并配合省地震局在漳开展深地震反射勘探、基于遥感影像和经验估计的区域房屋抗震设防能力初判工作,为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等提供基础数据。

防震减灾,为守望一方平安,更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积极为福建漳州核电、LNG管道项目、官峰水库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地震安全性评价服务,并对2020年5月以来重大工程开展地震安评情况自查和检查;此外,组织各县(区)地震部门负责人进行防震减灾强化培训和宣传进社区活动,编制市地震局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相关清单、指南、流程图,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蓄足竞速“后劲”和安全“底气”。

3

强化示范创建

多所学校通过国家、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认定

“地震警报突响起来,我们还在屋里,不要慌,不要乱……”去年,自主创作的《地震逃生自救歌》朗朗上口,广为传唱,也荣获了诸项专业大奖。

形式更多样、思考更深刻、歌声更动人。我市优秀防震减灾科普作品百花齐放,展示着近年来科普原创力、研发力、传播力上的飞跃,也带动着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养提升。

而在漳州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东山中心防震减灾科普馆,来自漳州的中小学生正围着讲解员,认真地提问着:“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后我们该怎么办?”该馆主要面向漳州市中小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总投入200多万元,占地面积496平方米,于去年3月前建设完成。

像漳州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东山中心防震减灾科普馆一样,南靖县防震减灾科普馆也以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为出发点,持续向市民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此外,在“5·12”“7·28”等防震减灾科普开放日,地震部门还搭好平台宣传防震减灾知识,目前累计到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农村、社区举办专题讲座100多场次。

演练现场,随着疏散命令一下达,学生迅速蹲到桌底,随着警报声响起,全校进入紧急疏散状态……学校是应对地震突发事件和应急避险的“前沿阵地”。

去年,漳州市实验小学通过2021年度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认定,龙海区月港中心小学、市实小高新区分校、平和一中3所学校通过2021年度福建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认定,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漳州市科技馆(漳州市防震减灾科普馆)和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南靖二实小顺利通过中期评估。

4

健全应急响应

完善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暨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工作机制

应急之于社会,安国利民不可或缺;基层之于应急,更是第一道防线。日常演练,既能提升应对灾害的快速反应和应急保障能力,也是对各类应急预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效检验。

市地震局不断健全完善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暨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召开应急救援队伍联席会议,同时修订《漳州市地震应急预案》和《漳州市地震系统地震应急预案》,组织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暨防震减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开展地震应急桌面演练活动、地震现场工作队地震应急演练、市本级带县(区)地震部门地震应急响应月演练等,提高应急处置、协调联动能力。

建立健全应急避难场所管理、运行、维护和升级体制。在云霄县将军山公园组织公园类地震避难场所应急疏散演练;完成漳州市地震快速反应系统的数据更新和系统升级工作,对市地震应急物资仓库进行调整盘点,为市3支地震应急救援队、地震现场工作队补充一批50万元的红外生命探测仪等救援装备。

5

全面从严治党

履行“一岗双责”,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在未雨绸缪的应急联动,体现在入脑入心的宣教科普,还体现在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

去年来,市地震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开展建党百年纪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接受红色教育。同时,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了11次集中学习,党员讲党史上党课累计15人次。

突出政治建设,筑牢责任堤坝。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严格执行党内法规制度,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整治“四风”,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突出民心所向,汲取前行力量。在深入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中,全市地震部门结合防震减灾工作实际,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际成效。将“开展漳州市第十个防震减灾宣传月系列活动”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让市民的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全市形成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奋进接力。

(陈慧慧 郑文娉 文/图)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