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老年人,消化功能、咀嚼功能逐渐减退,往往喜欢吃清淡一点的,而且很多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对荤食就更加敬而远之,造成骨骼中有机物质减少,再加上随着人年龄的增大,肠道中钙的吸收量减少,这就导致了从食物中摄入的钙减少。这时候机体就会动用人体最大的钙库——骨骼中的钙,不然就会引起肌肉的抽搐,长此以往就骨质疏松了。
预防骨质疏松,需要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比如说牛奶,每天吃点主食之后喝500ml左右的奶,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牛奶摄入量不应该超过750ml,否则蛋白质超量,钙就会通过小便流失。
其次不要久坐,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多晒晒阳光。再者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果已经发生了骨质疏松,还要防止跌倒和避免重体力活动。几种常见的有氧运动方式有:
阳光下散步:选择阳光温和的天气,散步时脚跟先着地,并用力蹬踏地面,足部有一种轻微震动感,由下肢传到脊柱。15-20分钟/次,3次/周。
退步行走:向后倒退行走,脚尖先着地,重心后移至脚跟,离地时用力蹬地面。开始退行5-6步,后增加200-300步,2-3次/天。
原地抬腿:站立,两手握拳置于腰际,做原地踏步或原地跑运动。抬腿时大腿与地面平行,每次踏步跟部都要与地面接触。10-20分钟/次,2-3次/天。
身体老了更应该在饮食方面注意,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在饮食方面如果吃的不合理,很容易吃出疾病,下面是有关专家对老年人饮食的建议。
饭菜要香:老年人味觉、食欲较差,吃东西常觉得缺滋少味。所以为老年人做饭菜要注意色、香、味。
质量要好:老年人体内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需用较多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如多吃些鸡肉、鱼肉、兔肉、羊肉、牛肉、瘦猪肉以及豆类制品,这些食品所含蛋白质均属优质蛋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数量要少:研究表明,过分饱食对健康有害,老年人每餐应以八成饱为宜,尤其是晚餐。
蔬菜要多:新鲜蔬菜是老年人健康的朋友,它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还有较多的纤维素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有重要作用,每天的蔬菜摄入量应不少于250克。
食物要杂: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为平衡吸收营养保持身体健康,各种食物都要吃一点,如有可能,每天的主副食品品种应保持10种左右。
味道要淡:有些老年人口重,殊不知盐吃多了会给心脏、肾脏增加负担,易引起血压增高。为了健康,老年人一般每天吃盐应以6-8克为宜。
饭菜要烂:老年人牙齿常有松动和脱落,咀嚼肌变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减少,胃肠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饭菜要做得软一些。
水果要吃:各种水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些营养成分对于维持体液的酸碱度平衡有很大的作用。为保持健康,两餐之间应吃些水果。
饮食要热:老年人对寒冷的抵抗力差,如吃冷食可引起胃壁血管收缩供血减少,并反射引起其他内脏血循环量减少,不利于健康。
吃时要慢:有些老年人习惯于吃快食,不完全咀嚼便吞咽下去,久而久之对健康不利。应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促进消化。另外吃得慢些也容易产生饱腹感,防止进食过多影响身体健康。
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吃得合理吃得健康,对于家庭来说也是非常关注的一件事情,所以老年人在饮食方面一定要细嚼慢咽,适当地吃一些水果,不要吃太凉的食物,防止对肠胃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