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漳州市召开第八场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漳州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强乔,龙海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区政府副区长曾润伍,漳州开发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管委会副主任林朝晖,漳浦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县政府副县长卢秀云,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保障封控区管控区医疗服务
漳州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强乔表示,设立封控区和管控区,是为了更加科学、精准、有效、快速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这些区域内居民的医疗保障需要更加细致周到的上门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漳州市已在漳州开发区划定了封控区和管控区。对此,漳州开发区十分关注,并及时采取措施做好这些区域内市民群众的医疗服务保障。
启动应急预案。为做好封控区和管控区市民群众就医服务,市卫健委第一时间指定漳州开发区第一医院为定点救治医院,组织医院迅速制定并启动《漳州开发区第一医院封控区、管控区医疗救治预案》,成立医疗保障组,开通“红黄码”定点病区专门收治封控区、管控区就医人员,对外公布医疗服务电话:0596-6078114,15859609716,方便群众就医前咨询相关信息。
明确就医流程。封控区、管控区内有就医需求的群众,要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村镇)报告。社区(村镇)工作人员负责提前联系定点医院或“红黄码”定点病区,告知医疗机构有关就诊人员管控情况及病情,协调安排专用转运车“点对点”送医;诊疗结束后,安排专用转运车接回,全程实行闭环管理。
做好急诊抢救保障。遇到急危重症患者或即将分娩孕产妇需急诊抢救的,患者或家属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告知社区(村镇)工作人员做好对接救护车相关准备;诊疗结束后,由社区(村镇)工作人员安排专用车辆接回。
龙海区:
防堵海上疫情输入
龙海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区政府副区长曾润伍表示,龙海地处九龙江出海口,全区海岸线长132.3公里,在册渔船1389艘,其中按规定不属于休渔对象可以出海作业的钓具渔船163艘。
截至6月9日18时,全区累计报告6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其中5例为境外输入、1例为本土疫情。经流调溯源和基因测序,初步判定为5名海上作业人员与境外人员接触传染输入。疫情发生后,龙海区立即发布《关于做好龙海区海上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采取相关措施,防堵海上疫情输入。
强化海上渔船管控。对休渔渔船落实定人联船、封港清查等多形式监管;对钓具渔船,要求在港的暂停出海作业,在外作业的依申请有序返港,并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进行处置和管理。同时,依托各级渔业预警平台,对海上作业的58艘钓具渔船进行24小时动态监管,目前已返港37艘,尚有21艘正在陆续返港。
加强海上作业人员健康管理。严格落实出海人员核酸检测工作,对海上作业人员实行定期核酸检测;对依申请有序返港人员立即进行核酸检测,落实闭环管理措施,截至6月9日20时,已核酸检测海上作业人员297人次。
加强海上巡查执法。强化港口和海上力量,加大动态监管执法力度,切实加强沿海岸线联防联控,对船只可能停靠上岸的港口、码头、岙口等区域实行严格管控,一经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一律依法严肃查处。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船东、船员宣传教育,通过微信、网络、广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当前海上疫情防控的严峻性和相关规定要求。同时,设立公布举报电话,建立奖励制度,引导群众参与,积极发挥群防群治作用。
漳州开发区:
迅速开展应对处置工作
漳州开发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管委会副主任林朝晖表示,截至6月9日18时,漳州开发区累计发现本土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4例,经流调溯源和基因测序,均与龙海海上作业人员关联。疫情发生后,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省市专家组的指导下,在市直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漳州开发区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迅速开展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物资保障、高考服务等应对处置工作,全区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下一步,漳州开发区将继续加大防控力度,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全力排查风险隐患。继续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争分夺秒加强人员排查,加快完成流调溯源,深挖细查,迅速查找密接、次密接等重点人员,确保应转尽转、应隔尽隔。
进一步加强封控区、管控区管控。结合封控区核酸检测,派出志愿者,深入发动群众,排查可能存在的隐患;继续抽调精干队伍下沉封控区,加强宣传教育、管理与服务,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将封控区划分为12个片区,实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确保“足不出户”。
切实规范隔离点管理。按照“三区两通道”的标准,规范物资配送、健康监测、消毒消杀、垃圾处置等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严防海上疫情输入。全面加强海岸线管控,发动社区群众力量加强监督举报,严密防范疫情从海上输入。
漳浦县:
做好相关人员排查管控
漳浦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县政府副县长卢秀云表示,6月5日晚,漳州开发区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其相关活动轨迹涉及漳浦县赤湖镇。
接到漳州开发区的协查函后,漳浦县立即对赤湖镇前湖村等相关区域进行重点排查和管控。至6月9日14时,全县共接收数据排查信息23批8973条,流调排查出密接18人,次密接173人,其中在浦密接17人,次密接146人,全部按规范要求隔离管控;对于其他不在漳浦的,均已发送《协查函》告知人员所在地落实有关管控措施。另外,对重点人群均已落实居家医学观察和居家健康监测。
同时,漳浦县还开展核酸检测、海上疫情防控等工作,至目前未发现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
核酸检测方面:6月6日,漳浦县第一时间对赤湖镇前湖村等重点村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共采集样本6463人份,结果均为阴性。同时,对重点村进行环境核酸检测,共采集样本170份,结果全部为阴性。6月7日至8日,漳浦县完成第一轮全县区域核酸检测,累计采样583189人份,结果均为阴性。在此基础上,6月8日下午继续对赤湖镇等重点乡镇开展区域核酸检测。
织密筑牢海上防线方面:6月5日晚,漳浦县下发通知,加强全县18个港口、码头、澳口的海上管控点管理,落实海洋渔业、公安、海警和属地乡镇“四方责任”,加密对重点敏感地段、滩涂、港口、海域的巡逻巡查频次,进一步强化对498艘在册管理渔船和2375艘乡镇船舶的伏季休渔期渔船在港管理,严防海上疫情输入。
☉本报记者 李 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