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3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6版:网事

“学习类APP”变“聊天社区”

“孩子下载的学习软件竟是交友社区。”市民杨亮告诉记者,自从下载了某“学习类APP”,孩子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APP不是用来学习,而是聊天、交友。虽然APP有学习功能,但更像一款休闲娱乐APP。”在杨亮展示的这款APP中,有幼儿识字、硬笔书法练习、课内外阅读,但自习区可以设计自己的形象、装饰模拟教室、玩游戏、在留言墙发帖等,在留言墙上,记者看到,不少人在此抒发情绪,发帖交友。初三年级的学生许媛媛坦言,许多同学在“学习类APP”上只是打个卡,应付家长、学校的检查。

诱导消费也使得“学习类APP”饱受诟病。“平台上很多打着‘免费’‘一元抢购’的幌子先吸引流量,再诱导孩子消费。”市民吴思静在孩子的多款“学习类APP”中发现,不少APP上都有此类广告,“家长一旦不注意,孩子很容易掉入‘消费陷阱’。”记者随机下载了一款“学习类APP”,注册为一名初二年级的学生,浏览主页时,跳出“0元抢”高效复习特训课程包的链接,显示“长按扫码进群免费领课程”,点击后群主便私聊记者,推荐报名全科培训班课程,表示该款课程“限量” “可以再优惠300元”。

杨亮和吴思静遇到的情况并非个例,大量APP从业者秉持着流量思维,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把产品所面对的未成年人等同于普通互联网用户,设计出兼具商业性与娱乐性的产品,用“学生的兴趣”迎合学生。不仅如此,部分“学习类APP”跳出的各种广告画面、内容更是“少儿不宜”,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