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群众的事,就是自家的事,10年来,施晓健一直把群众当亲人来对待。“他经常跟我们说,假如被骗群众是我们的亲人,那我们会不会尽心尽力?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和施晓健共事多年的龙文反诈骗中心指导员许伟杰,一直把施晓健当作自己工作上的标杆。
施晓健身边的人都知道,他很忙,一天天忙这忙那。本为了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而戴上的智能手环里,精确记录着他每天的睡眠时间,可那些“并不好看”的睡眠数据,他却选择性地忽略了。
作为一名父亲,施晓健经常会牵挂5岁的女儿。“我半夜回家时她早已睡着,但听到我的声响,都要醒过来抱抱我,叫叫爸爸,真的是让人又幸福又心疼。”心疼归心疼,但施晓健就是“不改”:“没办法,总是腾不出时间陪她。”
为了实现“天下无诈”,施晓健每天都“在路上”。2021年,他创新出“全链条”打防管控机制,经过不断摸索打造的“市-区-队”三级全息反诈技战法和“本地公安-银行机构-外地公安”闭环协作法迅速成为指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一把“尖刀利刃”。
反诈+寻亲,为民办事会上瘾
开展公益寻亲,是施晓健工作之余的重要内容。
2017年,偶然机会下,施晓健加入了汇集全国公安一线实战精英的“启东警务协作平台”。自那时起,他开始积极参与寻人公益事业。
施晓健身上肩负着刑侦大队和反诈中心的工作,工作量大,咋还有时间花在公益寻亲上?“收到全国各地转过来的寻亲请求,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就想帮助他们。要知道,帮忙寻回一个亲人,就是挽救了一个失散家庭。”施晓健说。
“我们深知,贵单位施晓健同志利用业余时间对打拐、寻人公益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你们的无私奉献和大力支持,成就更多人的团圆梦。”2018年10月22日,一封来自中央广播电视台《等着我》寻亲栏目的感谢信寄到漳州市公安局龙文分局,施晓健的公益寻人逐渐为同事们所知晓。
施晓健的热情,不仅打动了群众,更是感染了周围的领导和同事,一同加入寻亲公益事业。2021年5月19日,“施晓健工作室”揭牌成立,施晓健和同事们已累计为全国1445名寻人求助者提供有价值线索,协助找到1878人,帮助1079个失散家庭实现团聚,助力全国818名民政救助人员回到亲人身边。
外人看来觉得难的事,施晓健都抢着做,不仅做了,还做得好。他说,其实抓坏人和找好人,用的是同个思路,同套办法,关键要去做,做着做着就不难了。“当你帮群众破了一个案子,挽回一笔钱款,寻回一个亲人,那种满足感,真的,会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