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2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9版:社会

登上山顶,架起相机,是陈俊艺最放松的时刻。他自学天文摄影,在一次次仰望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星之所在 心之所向 履之所往

陈俊艺仰望星辰

陈俊艺作品《仙女座大星云》(摄于龙海区程溪镇湖后水库)

陈俊艺作品《星落棂星门》(摄于漳浦)

☉本报记者 陈慧慧 文/供图

星辰大海,远在天涯,却又近在咫尺。漳州23岁青年摄影师陈俊艺用相机定格了许多时刻的浩瀚星河,让“手可摘星辰”在浅浅的底片上成为可能。自学天文摄影近三年,去年他的作品入围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2021年天文摄影师大赛新人奖。

召 唤

陈俊艺与星辰“初见”,是在初中地理课本上。第一次与书页上密密麻麻的星云、星系图片“打照面”,激发了他对天文的浓厚兴趣。

上高中时,陈俊艺和同学到漳浦七星海游玩。雨过天晴,夜幕繁星点点,拖曳的流光砸向他的眼眸。“好梦幻的星空啊!”陈俊艺惊叫。他拿出手机拍照,可是拍下来的影像只有乌漆麻黑的一团夜色,陈俊艺很遗憾。

上大学后,陈俊艺接触到摄影课程,买了单反相机和三脚架,骑着摩托车,踏上追逐星星的旅途。

2019年12月有场双子座流星雨,这是他首次追星。陈俊艺在网上囫囵吞枣学了一些基础的星空摄影知识,便和摄影爱好者到南靖一座茶山上“练手”。没承想,“初试水”的作品就入围北京天文馆天文摄影师大赛复赛。

从此,浩瀚的星空不断召唤他。几年来,陈俊艺和天文爱好者一起在户外露营拍星,驾着望远镜观星,讨论宇宙的奥秘……“对于外行人来说,天上的星星可能只是简单的光点。但随着你对星空的了解愈发深入,你会看懂星系、星云的位置,会获得更多不一样的感受。”陈俊艺说。

旅 途

爬过山路,淌过水路,陈俊艺追星的足迹遍布省内外。追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潇洒,有很多困难事先无法预料。

“星空摄影需要避开人造光的污染,通常得选择寂寥的野外。”陈俊艺说,最佳观星点,需要通过卫星地图提前规划踩点,事先查询天气及当地光污染情况。追星地址常常藏在深山陡坡。每次上山追星,陈俊艺都会戴着头灯,背着户外音响,还拿着一根防身的棍子。一路放歌一路走,“这样比较不害怕。”他说,有的目的地在路边没有标识,也没有好走的山路,往往穿着新衣服、新鞋子出门,返回时成了“泥猴”。

不得不承认,天文摄影也是“看天吃饭”。陈俊艺说,计划好了去拍星星,白天还晴空万里,晚上却阴云密布;刚买好器材,一到工作日就天晴,一到周末就下雨;拍了几夜的上万张照片里一张张翻找流星,却发现全是飞机;为了一辈子只能看到一次的天象提前做好计划,却因各种原因出不了门……

更危险的状况潜藏在旅途中。陈俊艺有一回骑摩托车去漳浦彭水水库踩点时,遇到山民放养的两只藏獒。刚落脚,体型比他大的藏獒就低吼猛扑过来,吓得陈俊艺掉头就跑。而遇到毒蛇和蜘蛛更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我一脚踩进一片遍地都是蜘蛛的荒地,不少‘机灵’的小蜘蛛顺着我的腿往上爬,现在想起来还全身发痒。”

感 恩

坚持自学三年多,陈俊艺逐渐摸到了星空摄影的门道。他发现,遇到水汽大的天气,就需要给相机配上加热袋;在冬天拍星空,电池容易受冻不耐用,就需要联通到充电宝……“星空摄影,就是一次次失败,再一次次总结的过程。当所有的坑你都踩一遍,你就成功了。”陈俊艺说。

去年6月,陈俊艺在漳州三馆记录了日环食的全过程,当年入围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2021年天文摄影师大赛新人奖。

今年,陈俊艺拍摄的一张漳浦雷电交加的照片,入围北京天文馆天文摄影师大赛决赛。

陈俊艺凭借实力,成为人民日报文创、星球研究所、中国星空摄影联盟、视觉中国等平台的合作签约摄影师。

登上山顶,架起相机,是陈俊艺最放松的时刻。“你看这宇宙山河多浪漫!”人心中郁结的“卡点”被星空的辽阔一点点撑开,“生活琐碎会让人烦闷,但每每仰望星辰,你就会觉得和宇宙相比,人事何其渺小,一切烦恼似乎都飘散了。”

面对星空,陈俊艺默默祷告:“感谢你治愈了我。”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