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遍布全身各个器官,一刻不停地为人体运输“养料”。但是,长期高脂饮食、久坐不动、熬夜加班、压力焦虑……各种不健康的因素累积起来,容易让我们的血管未老先衰。人体的血管就像是道路,在医生眼里,有3条是“高危路段”,容易被堵塞,从而引发危险。
下肢血管:当动脉狭窄到一定程度,甚至使管腔闭塞时,下肢部分区域可能出现供血不足,表现出一系列症状,包括下肢抽筋、发凉、麻木、肌肉痉挛、运动后肌肉酸痛等。“严重时会出现间歇性跛行,不走路的时候没有明显的不适,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会出现酸胀不适感,休息一段时间后这种不适感消失。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最坏的后果是下肢由于严重缺血、缺氧发生坏死,最终只能截肢。与下肢动脉血栓相比,下肢静脉血栓往往是悄无声息的,但却是个“隐形杀手”。如果腿部出现了疼痛或者压痛,经常是从小腿开始;外伤或久坐久卧后下肢肿胀;皮肤发红或者明显的变色、发热等症状,要考虑可能是肢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表现。因此要提醒,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目前最常见的肺栓塞“前奏”。
颈动脉:颈动脉狭窄到一定程度,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或脑中风等。如今,颈动脉斑块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步步逼近中青年人,有些30岁、40岁的人,在做颈部B超时就发现了颈动脉斑块。导致他们“血管早衰”的原因,多与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常年高血压等有关。判断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可以通过颈动脉超声、颈动脉CT造影、核磁共振、脑血管造影等方法。发现颈动脉斑块怎么办?首先要根据颈动脉斑块的部位大小、患者脑血管情况、基础疾病等情况,选择具体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给心脏供应血液的动脉叫冠状动脉。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令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就会引起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当狭窄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从而导致心脏病,这就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通常,当冠状动脉狭窄超过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症状,比如运动或劳累后出现胸闷、胸口堵的感觉,或压榨样胸痛,这些都是因为心肌缺血所致。急性心梗即是向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血管发生急性堵塞,导致相应区域的心肌缺血坏死、心脏不能正常工作,引起胸痛、气促、心跳紊乱等,严重的可能引起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评估血管病变的八大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和家族直系亲属有患心脑血管疾病。这些危险因素决定了血管年龄和健康状况。健康的血管具有一定的弹性,这也是维持血管正常生理功能的一个特性,如果血管严重老化,血管弹性逐渐消失,就容易出现各种症状。其实,身体中的血管是“一套系统”,当一个地方的血管出现硬化、狭窄或堵塞时,可能意味着其他部位的血管也不太好了,建议做一下全面的血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