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6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2版:综合

除治:全面攻坚 一年见效

深挖、压埋、平整……在漳浦县竹屿盐场,几台大型挖掘机正在近海边的滩涂地作业。“通过深挖互花米草根部,利用滩涂的淤泥对它的秸秆和根部进行掩埋,使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互花米草就会腐烂于淤泥下。”施工团队刘师傅告诉记者,施工使用的挖掘机是浮箱履带挖掘机,涨潮时候,挖掘机可以跟船一样上浮,省去上岸的功夫,每台每小时可以清理半亩互花米草,比普通挖掘机效率更高。

日前,我市印发《漳州市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方案》,要求按照“一年明显见效、二年基本清除、三年完成修复、长期加强管护”总体目标和“全民动员、方法对路、科学除治、后期管护、生态提升”的工作要求,对全市现有15390亩互花米草的除治、修复、提升及后期管护进行统筹安排,分区域、分年度开展除治攻坚行动。

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在本次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中,我市有7738亩互花米草被纳入本次攻坚行动,另有7652亩已纳入其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截至10月31日,全市已完成本次攻坚行动的除治面积6918亩、除治率89.40%,已纳入其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4538亩、除治率59.30%。

市林业局工作人员陈锦芬表示,我市坚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采取科学有效的物理方法开展除治工作,当前除治互花米草主要通过人工挖除、刈割+旋耕、刈割+翻根、深翻等方式,其特点是成本较高、周期长,但整体治理效果好,对环境的影响小。

互花米草除治攻坚工作如何做到“斩草除根”,防止“死灰复燃”?我市将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开展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测,做到全覆盖、无盲区,对发现复发或新入侵的互花米草植株,及时予以清除,持续有效遏制增量,进一步巩固除治成效。

《漳州市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到2023年底,新增的互花米草得到及时除治,互花米草清除后的除治迹地逐步修复,综合利用效果较好,除治成效得到持续巩固。到2024年底,除治后的滩涂基本得到科学修复(其中20%采取种植乡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景观提升基本完成,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得到提升,建立长效管护运行机制。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