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黄金协会发布最新统计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共生产黄金(包括国内原料和进口原料)356.349吨,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12.95%;全国黄金消费量778.09吨,与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4.36%。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前三季度我国黄金产销量仍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三季度金饰消费明显回暖
具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黄金首饰消费量522.15吨,同比下降1.31%;金条及金币191.73吨,同比下降10.46%;工业及其他用金64.21吨,同比下降8.79%。
据中国黄金协会分析,前三季度,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影响,黄金消费市场在波动中恢复,头部品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黄金首饰消费量整体呈小幅下降趋势,但重点零售企业把握渠道扩张机遇,争夺下沉市场,老凤祥、老庙等品牌企业销量实现逆势增长。同样,虽然实物黄金投资消费量整体下滑,但部分大型黄金零售商和商业银行金条及金币销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仅看第三季度的话,该季度中国市场金饰需求达163吨,相较疲弱的二季度大幅反弹58%,同比也约有5%的增幅,这是自2018年以来最强劲的三季度。据市区一金店销售人员小韩介绍,第三季度有七夕、中秋、国庆等多个节日的助力,使得门店的黄金销量大幅提高。此外,世界黄金协会也表示,经济的环比复苏也是金饰消费回暖的基础,消费者对于黄金保值属性持续上升的关注度同样是重要驱动因素。
金饰价格方面,以周大福为例,10月底,记者在该品牌门店看到,足金价格在495元/克左右,与今年金价高峰期3月的530多元/克相比,确实降了不少。再把时间拉长来看,整个第三季度,足金价格在485~505元/克之间波动,与去年同期的465~490元/克相比,仍是高出不少。
展望第四季度,世界黄金协会认为,四季度通常是金饰需求较为强劲的一个季度,元旦以及春节前的黄金消费都是支撑四季度季节性环比走强的重要因素。且今年以来多地陆续出台不同程度的促消费举措,包含发放消费券以及定向补贴等,此举有望延续,对黄金需求产生一定支撑。此外,消费者对于黄金价值的认可以及按克计价模式持续的回归也有望对金饰需求产生正面提振。
前三季度国内金价保持坚挺
2022年初,国际金价震荡上涨,3月8日曾突破2000美元/盎司,几乎触及历史高点;二三季度,美元指数走强使得黄金价格持续承压。9月底,伦敦现货黄金定盘价为1671.75美元/盎司,比年初下降7.71%。但受人民币汇率影响,国内黄金价格保持坚挺。
今年初,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黄金以373.00元/克开盘;到了9月底,收于390.00元/克,比年初上涨4.56%。前三季度加权平均价格为387.57元/克,比上一年同期上涨3.31%。可见,今年以来国内金价相对稳定,整体呈现上涨趋势。
贵金属业务持续收紧
金价虽表现亮眼,但贵金属业务遇冷。今年以来已有不少银行调整自家的贵金属业务,以工行为例,今年内对上海黄金交易所个人贵金属现货延期交收合约保证金比例进行了六次上调,该比例已从23%升至42%。前五次调整,上调幅度均为2至3个百分点,第6次调整上调幅度最大,达到8至9个百分点。
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是由于近期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希望客户做好风险管控,合理安排投资交易,择机通过代理个人贵金属延期交收合约的平仓和代理个人黄金现货实盘合约的卖出等方式控制风险。由于贵金属、大宗商品和外汇的相关投资产品带有期货属性,投资者很难认识到其中的风险,因此收紧相关业务是对投资者最好的保护手段。
■本报记者 闫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