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岁月的霞光,踏着时代的步伐,福建七建集团有限公司迎来了70年华诞。
70年来,七建人征战八闽大地,承建了数以千计的大中型工业、公共、民用建筑和上百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成为福建省基建战线的一面鲜活的旗帜。
70年后的今天,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家一级大型建筑企业。拥有福建七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一家全资子公司,设立福建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漳州分公司等11家分支机构,控股福建南建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福建建金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2家子公司。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全国“建筑业AAA级信用企业”、福建省“建筑业先进企业”、福建省“质量管控成效明显单位”、漳州市“工程创优管理先进单位”、漳州高新区“经济建设突出贡献奖”及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钢结构金奖工程、华东地区优质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近20项、省级奖项100余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司不断探索改革创新之路,营收规模大幅增长,利润总额由负转正,盈利能力显著增强,资产规模实现了翻番,是“十二五”时期的10倍,达成“苦干两年,打造一个新七建”“拼搏四年,实现公司根本好转”的阶段目标。“十四五”开局以来,公司营业收入、利润额、总资产报酬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率等各项指标均实现新的跨越。
改革创新 激活企业动能
福建七建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漳州营造厂。1976年前后,七建人征战八闽大地,走出了一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创业之路,铸就了辉煌的国企品牌。
公司进军厦门特区,仅用143天就建成国家定额工期需要410天完成的湖里四号通用厂房,创造了“湖里速度”,被《福建日报》、《工人日报》、香港《文汇报》等多家报刊报道、评论。参与援建贝宁国家综合体育场、南也门公路桥梁和赤道几内亚电站等工程,以质量优、工期短、信誉好获得所在国赞誉,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工程建设经验。
近年来,公司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面推行自营管理,在发展房建、市政、设计等三大传统业务板块的基础上,培育和拓展矿山整治和机制砂、旧城改造、投资、模架一体化、建筑工业化等五大业务板块,形成“3+5”的多元化发展路子。成立由公司控股、两家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合资的福建建金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脚手架镀锌、模架一体化等业务。推进权属企业七建设计公司与长汀设计院的混改进程和南建公司与南安国企的合资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公司立足制度框架以及各业务模块的标准化建设,健全完善项目全周期计划的运作能力,加强项目的事前统筹、事中控制以及项目竣工结算工作。同时,建立项目总协调负责人制度,将“急、难、险、重”项目列入公司的应急项目,以质量优、速度快、信誉好作为在行业中的立足之本,为企业赢得了社会效益和口碑认同。
(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拓展市场 集聚发展能量
公司按照“十四五”发展规划,优化组织架构顶层设计,以“匠心智造幸福空间”为企业使命,以成为“具有国内核心竞争力的建筑全产业链服务商”为企业愿景,以“三转四新五化”战略推进转型升级,围绕新基建、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等战略领域,大力拓展城市更新改造、教育医疗、片区开发、乡村振兴等领域,实现从房建单一主业向“房建+基建”转型的突破。从承接区域市场单个项目开始,逐步承接其医院、棚改、学校、安置房等项目,对该区域深度渗透,形成漳州、泉州、龙岩、宁德四大区域市场,在建项目达209.68亿元,实现从经营项目向经营城市转型的突破。承接泉州芯谷南安科创中心、泉州市鲤城区高新区科创中心和南安市城市文化商业综合体、南安永泉山生态科技园片区综合开发等4个投建营一体化项目,造价达37.67亿元,实现了由工程施工商向“投建营一体化服务商”转型的突破,逐步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公司积极推进主业板块协调发展,做大做强第一主业房屋板块,加快培育第二主业基础设施建设板块,实施“投资+基建”策略,利用PPP、EPC、投融资带动总包发展。同时做大工程服务板块,拓展设计、咨询、造价业务优势。
2015年到2021年的六年间,公司新签合同增长615%。施工产值增长613.39%。主营业务收入增长621.73%,并实现由利润亏损到年利润1.42亿元的跨越式发展。
科技赋能 助力企业发展
公司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抓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积极探索建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融合发展。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先后获得福建省“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3个,主编或参编省级地方标准9部,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7项。BIM应用获省级以上奖项8项,智慧工地、绿色建造等科技示范工程立项(试点)10余项。
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设立BIM应用中心,建立BIM应用技术与全过程咨询相互促进的联动机制,确立1个试点项目,完成2个项目BIM模型。推进“智慧工地”信息化建设,选定14个项目作为公司智慧工地试点,其中2个项目已上线试运行。
积极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承建的龙海市月港中心小学、幼儿园工程项目综合预制率分别达到64.93%和66.73%,是当时福建省内综合预制率最高的装配式公共建筑项目,也是福建省首个集成了绿色施工、全过程BIM技术、BRB消能减震技术、闽南地区建筑特色等多项适用新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该项目被列为住建部绿色施工科技示范试点项目。2018年,公司承办福建省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观摩会,备受业界瞩目,并获省住建厅通报表扬。
党建引领 厚植发展根基
公司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健全“第一议题”和议事规则,推行“重大问题及时通气、全局性工作主动通气、决策前预先通气、改变决定重新通气、情况紧急事后通气、常规工作定期通气、认识问题再三通气”的“七通气”法,使领导班子成为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推进公司全面发展的坚强核心。
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探索企业党建新路子,形成“新七建”党建品牌。推行“3431”党建工作法,“3”即三贴近:贴近中心、贴近基层、贴近职工。“4”即四个机制:引领机制、协调机制、落实机制、督办机制。“3”即三大子品牌:“7432”项目党建品牌、“周夜读”学习品牌、党建共建品牌。其中“周夜读”活动和“7432”项目党建新模式在《学习强国》推广,并双双入选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工程建设企业党建工作优秀案例。“7432”项目党建新模式还被省国资委确定为省国资系统党建品牌示范建设项目,入选福建省新时代党建优秀案例。“1”即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3431”党建工作法使党组织参与生产经营重大决策的机制得到有效落实,成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大力加强廉政建设,扎实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建立公司管理人员“七不准”制度,以“331”监督机制建设为契机,探索同地方纪委监委及业主方纪委的纪检监察联动机制,围绕项目岗位履职廉政风险点,公司纪委制定《项目部岗位履职廉政风险防控暂行办法》,建立起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有机统一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规范项目建设、健全体制机制,有力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质效提升。
充分发挥党建聚人力、育人才、凝人心的独特优势,构建“515”人才建设机制,成立公司党校、人才学校,打通人才“选育用留”机制,不断营造尊重人才、尊重技术的发展氛围。先后与建工集团兄弟单位和武警漳州支队、城投集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漳州农业银行、漳州信息产业集团等单位开展党建共建工作,不断拓宽党建共建范围,深化党建共建内涵,达到“党建共建、业务共促”目的,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
企业文化 筑就发展灵魂
公司建立了以“敬业、创新、坚韧、奉献”的企业精神、“你手上所做的工作就是七建最重要的工作”的价值理念、塑造了“大干晴天、抢干阴天、巧干雨天、干好每天”的项目部“四干精神”,不断形成丰富的企业文化价值体系。组建公司艺术团举办文艺汇演和职工运动会、开展“十大标兵”评选、推行EAP员工帮助计划、制定师带徒制度等,形成了特色的企业文化。
公司牢记社会责任,实干造福群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先后承担了漳州首个市级方舱医院、泉州市南安健康驿站、泉州市南安曜光医院、泉州市雷刚山方舱医院、泉州市晋江阳光方舱医院、南安市城市核酸检测基地等多个抗疫设施建设及漳州高新区健康驿站设计工作,彰显了国有企业主力军的硬核本色。先后捐款80万元修建老区道路,采购扶贫产品150多万元,支持乡村振兴;募集300万元,倾情教育事业;解决建筑工人就业10000多人,推动就业帮扶;彰显了国企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春来潮涌东风劲,扬帆奋进正当时。福建七建集团有限公司将站在成立70周年的新起点上,怀揣工匠精神,不断深耕细作,持续筑造精品,继续向着“成为具有国内核心竞争力的建筑全产业链服务商”的愿景目标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