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县太平镇景坑村有位百岁阿婆,她叫沈梅。熟悉阿婆的邻里都说,阿婆看起来比她实际年龄还年轻,不仅身体硬朗,还心胸豁达。“能有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全靠党和政府,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忘党恩。”这是阿婆常说的一句话。
沈梅出生于太平镇榕城村,经亲戚介绍嫁到景坑村,生四男一女。“景坑村地处山区,以前村民过日子,依靠种田和上山砍柴烧木炭卖钱。尽管我们夫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还是过得窘迫。平时经常累得腰酸腿痛。”沈梅说。新中国成立后,丈夫张宇福开始做些小生意,家里条件也逐渐好起来。1965年,大儿子张群龙响应政府号召,入伍到部队服役,其他子女也开始能帮上忙,在沈梅夫妻的细心经营下,一家子的生活过得和和美美。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沈梅的儿女和大家一样,放开手脚发展多种经济。他们在创业中认识到,文化与科技在创办经济实体中的重要性,所以十分重视子女的文化教育。大儿子张群龙说:“这些年来,我家先后出了9位大学生。他们毕业后,有的到厦门,有的到广东,都发展得很好。”
2002年,张群龙兄弟商量要把父母住的老房子重新装修,改善下父母的居住条件,沈梅夫妻说:“我们住习惯了,有钱你们留着让子女读书。”2010年,沈梅90岁高龄的丈夫因病去世。失去了相濡以沫66年的丈夫,沈梅及时调整好心态,依然过着起居有常、饮食有节的日子。早晨会挑上水桶到菜地里劳动,按季节种上各种蔬菜,她说:“自己种的蔬菜,不用农药,吃起来放心。”看到邻里一些孤寡老人生活困难时,沈梅会伸出援手,拿些钱或东西帮助他们,她经常说,“我们过去也是从艰苦生活走过来,现在生活好了,别人有困难,我们能帮忙就帮一下,大家生活好,才是真正的好。”
如今,已是五代同堂的沈梅,整个大家庭有100多人。每逢放长假的时候,在外工作的孙辈们都会回来看望她,跟她说着他们在外面遇到的新鲜事,让她乐得合不拢嘴,每当这时候,沈梅总是不忘教育子孙后代:“我们国家越来越富强,生活越来越好,我们赶上了这个好时代,要心怀感恩,努力工作,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沈良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