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潮时分,笔者站在诏安县桥东镇甲洲村码头眺望,当前的海岸已经没有了互花米草的身影,白鹭翔集于洼地,湿地修复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前已完成造滩进度68%,红树林种植进度5%。
近段时间来,诏安县深入推进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初始任务数158亩,纳入生态保护修复437.2亩,新增摸排面积478.5亩,最后除治总面积1073.7亩,现已全部清理整治完毕,海滩恢复盎然生机。
据了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维护诏安县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稳定性、连续性和生态系统安全,诏安县及时传达部署省、市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视频会精神,并在全市率先印发《诏安县“大干五十天 全力除治互花米草”攻坚行动方案》。
10月3日,诏安县召开“大干50天,全力除治互花米草”攻坚行动现场会,县长黄庆华到桥东镇甲洲村码头实地调研桥东镇互花米草除治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进展情况,督导全县互花米草除治工作有序推进,并要求做到“一处都不放过、一根都不放过”,确保无盲区、全覆盖、无死角,实现“斩草除根”、防止“死灰复燃”。要强化后续管控,常态长效抓攻坚,抓好动态监管,定期开展“回头看”,坚决做好除治攻坚“后半篇文章”。
诏安县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及时研判、专班专责推进除治攻坚行动,按照“大干五十天,全力除治”的目标和“宣传发动、集中除治、自查建档、组织验收”的步骤有序实施,综合运用融媒体、发放宣传单、村站广播、微信视频、信息报道、展板宣传、除治现场发送等宣传方式,对互花米草的危害性、红树林种植的必要性、生态修复的重要性进行宣传。
同时,落实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工作任务清单,建立健全乡镇、村级、项目负责人、巡护责任人责任制,坚持“每天一调度、每周一通报、过程有督导”,做到责任清、任务明、措施实、效果好,确保按期完成。建立互花米草除治斑块清单,层层落实责任人、完成时限等,实行“挂图作战”和销号管理。
“我县互花米草主要分布在宫口湾内滩涂,涉及桥东镇、梅岭镇、深桥镇等乡镇,利用无人机航拍测绘、专家实地核查等方式,持续深入虾池、沟渠、滩涂等细微处摸排。各乡镇除治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诏安县林业局局长沈云波表示,我们充分利用退潮有利时机作业,多台班、多工组,采用人工刈割+勾机深埋、人工刈割+覆盖厚膜等方式,抢占时间、日夜作战。
10月14日,诏安县在全市率先完成省下达的595亩互花米草除治任务,10月20日全面完成新增摸排478亩的除治任务,比县里“大干50天”的时间要求提前30天,比省市要求年底前全面完成提前72天,该工作得到省、市林业局的肯定。当前诏安县正在加快红树林种植等生态修复工作。
“通过除治互花米草,种植红树林进行修复,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扩大水鸟栖息地面积,增加海滩湿地生物多样性,互花米草治理区域将成为候鸟新的聚集地和觅食地,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增添一抹亮色。”诏安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负责人陈赐涛说。
⊙沈启寒 康 渟 文 陈旭玲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