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百年探索的历史成果,深入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有助我们进一步明确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守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指引,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走出一条既不同于欧美模式又区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新道路,其成功之处在于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了马克思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规律,在指导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人是现代化过程的核心所在,现代化最终将是人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它追求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主体性即人的自由发展的能力得到实现,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这正是马克思所阐述的人的自由发展的最高境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物质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雇佣劳动制度和私有制也被消灭。人摆脱了对物和人的双重依赖,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对立将被消除,人的自由意志得到释放,也就完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终极目标。
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向着这一目标迈进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国式现代化充分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既要求覆盖巨大人口规模的广泛性,又要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协同性,实现过程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有效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西方的老路,而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交通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人与人之间将逐渐建立普遍交往的关系。世界范围内普遍交往的形成,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共产主义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在普遍交往情形下,全人类将形成更为紧密、深入的相互依存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负责任、有担当大国形象的最好体现,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念,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繁荣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超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首先,现代化与传统文化本是辩证的关系。现代化是传统的延续超越,传统是现代化生长的资源。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现代化也是如此。我们在传统中创造着新的传统。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拥有数千年中华文明滋养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内涵和底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深厚的文化沃土、培育深厚的文化根基。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式”体现在哪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大同社会”是中国古人提出的理想社会,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排斥和鄙视那种损人利己、伤天害理、为富不仁、唯利是图的社会行为,推崇和赞美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理念。这些优秀的理念尽管只是对社会图景的憧憬,但也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提供了重要启迪。
正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厚、坚韧和强大,以至其作为近现代历史一种先在、先验的力量,不是人们去选择它,而是它在筛选所有的思想主张和政治力量——谁能继承、发扬这种强大的基因并能实现其现代性的转换,谁就能站得住脚、生根发芽、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到了!中国共产党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