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4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4版:社会

追随母亲的脚步,青年教师叶思泓续写“山海情”,再次支教大西北——

新疆木垒大雪纷飞 我心向阳不负韶华

叶思泓在木垒中学校门口留影

还记得那对支教大西北的母女教师吗?(详见本报2021年3月27日社会新闻版)母亲叶惠枝两次支教大西北,女儿叶思泓追随母亲的脚步,再次踏上执教大西北之路,续写“山海情”。

2月12日早晨八点半,在抵达新疆的第二天,漳州一职校教师叶思泓走出宿舍,准备去办公室备课。踩着50厘米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沙沙作响。天空一片漆黑,不见一丝光亮,一股股冷风直往脖子缝里灌。零下12摄氏度,太冷了!

这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木垒中学,是叶思泓此次支教的目的地。她将在此度过一年半的时间。

冷,是叶思泓对新疆的第一印象。下飞机后没多久,手里的矿泉水冻成了冰块。“糟了,这次又要长冻疮了。”此前的冻疮经历,来自叶思泓两年前的第一次支教。

2021年2月,叶思泓成为对口支援宁夏中卫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教授电工基础专业课程。在那段为期半年的支教生涯中,叶思泓的教学开展得很顺利:“我在漳州一职校上的就是电工基础专业课程,在宁夏上课等于‘重操旧业’嘛。”半年的时间,最让叶思泓难忘的是那群朴实的孩子。“整个班都是男生,特别淳朴。他们不会像女生那样表达情感,但直到现在,还经常会问我‘老师你在干什么呀?你什么时候回来看我们呀?’那我就知道,他们在想我了。”

让叶思泓难忘的还有宁夏的天气——冷,经常风、雪、沙尘暴交加。水土不服的结果是叶思泓手脚都生冻疮,又红又肿又痒又痛。“这次来新疆前,我妈妈就提醒我新疆比宁夏更冷,手脚又要遭殃啦。”不过,叶思泓有个“小”目标。“这次我可以追平我妈的支教纪录了。”

叶思泓的母亲叶惠枝,漳州高新职业技术学校(原二职校)高级体育教师,曾在2012年和2020年两度支教大西北。巧合的是,两人都是先后支教宁夏和新疆。

母亲叶惠枝热情外向,女儿叶思泓内敛安静。但在相熟的人眼里,母女俩都是敢闯敢拼的人。“我很喜欢到外面去闯。”叶惠枝还记得2012年,当她决定到宁夏支教时,家里人都不同意,只有女儿叶思泓全力支持。“那时候她还在上大二,在电话里跟我说‘妈妈,支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你既然决定了,那就去做’。”

2021年2月,叶思泓追寻母亲的脚步,远赴宁夏支教。当时,叶惠枝在新疆支教,母女俩相隔2000公里。课余时间,母女俩通过电话讨论得最多的是教学,生活上反而交流得较少。“思泓从小就很独立,除了学业,其他方面没让我们操过心。”叶惠枝还记得女儿小学一年级时,自己经常要出差到各地去当体育裁判,思泓每天自己上学吃饭,从没麻烦过别人。还有一次,叶思泓上大学时,参加篮球比赛不小心摔断了手,怕母亲担心也没有告知,叶惠枝还是事后从别人口中得知这件事的。

正是因为这份对女儿的信任,女儿两次支教叶惠枝都全力支持。“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双向奔赴’,我和我妈之间也是‘双向奔赴’。”叶思泓说。

这次援疆,叶思泓要给新疆的学生上高二数学这门课。临出发前,叶思泓觉得心里没底:“虽然自己不管是学习还是教学,都离不开数学这门学科,但是这么多年在一职校上的都是电工基础专业课程,对数学有点生疏了。”

女儿的不安,叶惠枝看在眼里。她鼓励叶思泓:“你只要用心备课,教学上绝对没问题。”母亲的鼓励给了叶思泓莫大的信心,她拿出高中读书时的劲儿来备课。“这么远,来都来了,教学一定要搞上去。我和朋友们说了,平时少联系,我要进入高考苦读阶段了。”除了下决心上好课,叶思泓更想为边疆的孩子们带去一些思想上的火花。“我们漳州有山有海,我想通过我的教学和日常的引导,让孩子们感受我们漳州山海交融下开放、包容、拼搏的情怀,为他们的高中学习生涯增添一点不一样的色彩。”

在一职校校长王少全的眼里,叶思泓是一名认真负责的青年教师,年年班主任测评都是全校第一,在教学和学生管理方面都很有一套。“这次思泓远赴新疆支教,学校相信她一定能圆满完成此次支教任务。”

2月11日,参加漳州市第二批“组团式”援疆支教队的叶思泓与另外九名教师一起,从漳州九龙江畔来到昌吉木垒河边,进行为期一年半的支教活动。

除了必备的衣物,在叶思泓为数不多的行李里,还放了一本她最喜欢的《论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虽然经历了两千多年,但孔子的教育思想却依然能指导当下的教育。”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除了跟母亲交流外,叶思泓会选择一遍遍重读《论语》,在古人的智慧中寻找解决当下问题的方法。

援疆支教,不负韶华。叶思泓跟母亲约好了,一定带着好成绩回来。

☉本报记者 杨婉真 文/供图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