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7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2版:要闻

漳州闽南书院举办专题讲座

特邀陈庆元主讲《张燮创建中国“海学”的划时代意义》

本报讯(记者 刘婧)10月15日,漳州闽南书院举办专题讲座,特邀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闽学研究中心主任、闽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陈庆元主讲《张燮创建中国“海学”的划时代意义》。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晓峰以及50多名闽南文化爱好者聆听了讲座。

专题讲座上,陈庆元从张燮的生平、家世及其主要著作、《东西洋考》写作缘起、《东西洋考》写作的两个阶段,创建中国“海学”的划时代意义、拓展张燮研究的范围等几个方面展开,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讲解了张燮创建中国“海学”的划时代意义。

张燮是龙溪(今漳州)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举人,一生致力于名山事业,有集数百卷。张燮创作的《东西洋考》是中国“海学”初步形成的第一部著作。

漳州闽南书院是集展示、讲学、教育、研究、宣传推介等功能为一体的宣传文化阵地,具有文化讲堂、阅读空间、图书收藏、研学实践等多项功能。近期,书院计划邀请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将陆续推出《道德模范、儒学大师、书法大家——黄道周》《闽南文化在海外的影响》等多场人文讲座。市民可通过“漳州闽南书院”公众号及“漳州古城官微”公众号预约参加。

相关链接

专题讲座摘要

张燮的《东西洋考》是中国“海学”初步形成的第一部著作。当时,府、县两级官员邀请博闻强识的张燮出山,设采访局,提供便利,确保《东西洋考》顺利完成和中国“海学”的创建。

张燮创建的“海学”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它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当代性的特质。

科学性一方面体现在研究的内容属于科学范畴,既包括海洋气象、海洋潮汐、海洋经济等多学科领域,同时还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另一方面体现在研究方法,“海学”的建构来自多方面的合力,如设立专门机构、注意文献搜集整理工作、运用田野调查方法等。

系统性是指《东西洋考》已经系统地收集当时所能收集的所有资料。《东西洋考》共12卷,前6卷记录了东西洋列国,后6卷记录了国家海洋策略、海洋交通及相关文献,其系统性、整体性超过同时代的相关著作。

当代性是指基于当时情况构建国家的海洋策略与海洋安全。明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倭寇猖獗导致民间走私增加,国家税收大减。隆庆年间,海禁政策虽被废除,但当时的西方殖民者势力范围逐渐延伸到东南亚,严重威胁我国海外贸易。为维护南方税收和海上贸易正常运行,明统治者迫切需要获取更多的关于海外各国的信息资料,构建国家海洋安全策略。当时的漳州海澄县承担着海外贸易往来任务,政府、民间都极其重视,因而当地学者张燮便承担此重任。

⊙本报记者 刘婧 整理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