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7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4版:聚焦

寂寞沙洲热起来了

沙洲岛成露营好去处

沙洲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

市民游客享受露营的惬意

沙洲岛首届田园漫跑节举行

“五一”期间,漳州近郊游的热门地之一——台商投资区角美沙洲岛人流涌动。其中,沙洲岛特大桥,成为游客竞相拍照打卡的景点。

沙洲岛,位于台商区西部南端,是九龙江下游西北两溪交汇处的冲积沙岛。曾几何时,沙洲岛是交通闭塞、基础落后的代名词。随着2019年沙洲岛特大桥的落地通车,沙洲岛成为连接厦门、漳州两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今年,有网友无意间拍到沙洲岛特大桥主塔高耸入云的画面。紧接着,有关沙洲岛特大桥的短视频在网络平台一炮而红,不少游客、社交平台的博主都赶来拍照打卡,一睹“网红”风采。

曾经寂寂无名的沙洲岛,咋就成“网红”了?

1有流量

特大桥变身新晋打卡地

蔚蓝的天空下,大桥卧在江面上,展现出优雅的线条,笔直的塔柱和独特的扭背索极具张力,让画面的氛围感一下子拉满。这就是横跨沙洲岛、九龙江的沙洲岛特大桥。

沙洲岛特大桥是厦漳同城大道的重要控制性工程,全长3.12公里。主桥设计为“斜塔+超宽混合梁+扭背索”的组合结构形式,这在福建省尚属首次。大桥主塔高134米,桥梁宽51米,桥宽在当时同类型桥梁——单塔斜拉桥中位居世界第一。

拍摄沙洲岛特大桥的视频发布后,引起不少人的关注。被“种草”的网友跃跃欲试,纷纷在社交平台上询问相关攻略,“导航到哪里”“场地是免费的吗”“那边可以钓鱼吗”“是可以带上烧烤架的那种吗”……

打开手机小红书App,输入关键词,“沙洲岛特大桥超火机位”“沙洲岛特大桥,走秀真好看呀”“宝藏网红打卡地,沙洲岛特大桥”“随便拍,都出片”……各种打卡口号映入眼帘。

正值“五一”假期,整个沙洲岛热闹非凡。告别连日来的雨水,岛上稻田里才种植不久的秧苗享受着阳光的照耀和江风的轻抚。作为“网红”地标景点,沙洲岛特大桥吸引了众多游客。

不少年轻人是专门来拍照的。“听说这里有座‘网红’大桥,我们就喜欢拍照,今天假期特地跟朋友开车过来。”来自厦门的白领圆圆开心地说。

也有家住附近的居民出来遛弯的。“趁着天气晴好,带着孩子出来走走。这边既可以拍照,也很适合露营。”一位来自沙洲村的家长表示。

“沙洲岛特大桥因具有独特性,成为台商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台商区产业发展集团战略部负责人陈思越表示,近阶段沙洲岛特大桥网上“出圈”,为这座岛屿带来了很多人气。

2有基础

农文旅融合发展迎新契机

俯瞰沙洲岛,这座四面环水的小岛外形犹如一条欢快的鲤鱼。

沙洲岛地处九龙江江心,面积近4000亩,依江而立,土壤肥沃,水系发达。全岛共有1700多亩的永久基本农田,是台商区耕地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这也形成了沙洲岛以农业生产种植为主、渔业养殖为辅的业态格局。

沙洲岛历来种植甘蔗、蘑菇、香蕉、蔬菜等。沙壤性土壤具有土质疏松等特性,为甘蔗的生长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甘蔗,也成了沙洲岛一大特产。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种植以来,沙洲岛“黑金刚”“白玉蔗”两大甘蔗品种,总种植面积达710亩,产品运销国内多地。

曾几何时,沙洲岛因地理位置特殊、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出入岛屿十分不便。“以前要出岛都没有条正儿八经的路,只能通过水闸小路,路很窄不好走。”沙洲村党支部书记陈军辉说。

随着厦漳同城大道的规划建设,沙洲岛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沙洲岛特大桥横穿岛屿,并设置有沙洲岛互通立交,方便当地村民和来往游客出入岛屿,真正实现了与厦门、漳州城区的“半个小时生活圈”。

便捷的交通,也为沙洲岛的农文旅交融提供了契机。当地也以甘蔗为突破口,举办了多届甘蔗节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响沙洲岛甘蔗这个品牌,形成了一三产联动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如今在沙洲岛特大桥的带动下,沙洲岛人气飙升,相信未来会有更加多元的发展方向。”陈军辉信心满满。

3有前景

再添一把火让“网红”变“长红”

5月3日上午,“脚下沙洲 心向田园”沙洲岛首届田园漫跑节开跑。来自各地的近百名跑步爱好者沿着环沙洲岛彩虹跑道,尽情享受在美丽乡村肆意奔跑的快乐。

活动现场还设置露营休闲区、户外活动游乐区、美食文创市集区等,为参赛者带来了一场视觉、听觉、味觉的盛宴,让参赛者在运动之余可以慢下来感受沙洲岛的乡村悠闲生活。

红一时也许靠运气,一直红只能凭实力。为了更好地开发这一“网红”打卡点,一段时间以来,台商区围绕乡村振兴目标,深化运用“2519”工作机制,成立“闽台融合沙洲乡村全面振兴示范村”工作专班,加强部门联动,立足岛上实际,因地制宜做好开发,加快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项目。

台商区采用“国企+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方式,由台商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利用沙洲岛独特的农耕文化和丰富的水系资源,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资源连片种植粮油作物,着力培养现代农业、民宿经济等新业态,打造富有特色的“吃喝玩乐”服务链。

截至今年一季度,沙洲岛累计流转250余亩土地,建成油菜花田、彩虹路、露营地、文体公园、游客服务中心等一系列文旅配套设施。此外,通过土地流转、集约利用土地打造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可以带动闲置劳动力到产业园就业,增加村民收入。

新年期间,沙洲岛还开展了“沙洲岛非遗铁花光影艺术节暨乡村美食音乐嘉年华活动”,绚丽多彩的灯火秀、丰富风趣的文娱活动、富有特色的亲子游乐区,让沙洲岛成为周边居民社交平台中的“新宠”。

今年“五一”期间,台商区特地举办“重回自然 向野而生”沙洲岛首届露营生活节、“桥见沙洲 风华角美”沙洲岛特大桥主题摄影展、“产业振兴杯”沙洲乡村篮球邀请赛、沙洲岛“五一”品牌车展等活动,为这一新晋“网红”打卡点添了一把火。

作为沙洲岛开发运营团队的一员,陈思越直言:“要持续推进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丰富打卡内涵、增补创意元素、做足业态加法,让沙洲岛‘流量’变‘留量’、从‘网红’到‘长红’。”

相关链接>>

让打卡更有序

市民游客打卡沙洲岛特大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方面,占用桥下车道拍摄,影响其他车辆通行;另一方面,上方桥梁的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可能导致碎石、杂物掉落,对桥下长时间停留的行人造成伤害。此外,还有车辆无序停放、商贩随意摆摊、环境保洁任务量增大等问题。

为消除安全隐患,台商区产业发展集团与相关部门及时联动,补足相关设施配套,提升游客服务体验。区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实行“劝导为主、处罚为辅”的柔性执法方式,耐心劝离长时间占用车道拍摄的市民游客和占道经营的流动摊点。

台商区产业发展集团在打卡点附近增划停车泊位、增设移动厕所,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方便;结合本地元素打造规范化移动摆摊车,实行摆摊报备制度,确保商贩有序经营,维护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

本报记者 朱祥超 文/供图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