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7日是第26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是“强化哮喘教育”。这些关于哮喘的知识你了解吗?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哮喘具有遗传倾向,同时受环境因素影响。
哮喘发作有什么症状?
通常情况下,哮喘发作前会有鼻痒、眼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发作时,会出现咳嗽、喘息、气促、胸闷等症状,并可能会听到高音调的哨笛音。这些症状往往在夜间和凌晨加重。如果遇到哮喘急性发作,可能会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哮喘的风险因素有哪些?
1.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柳絮、粉尘、螨虫、动物皮屑、油烟、油漆、汽车尾气、煤气等。
2.食物性过敏原:如牛奶、鸡蛋、牛羊肉、海鲜、动物脂肪、异体蛋白、酒精、一些蔬菜水果及某些药物等。
3.接触性过敏原:如冷空气、紫外线、化妆品、洗发水、染发剂、肥皂、化纤用品、塑料、金属饰品等。
4.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等感染。
5.环境因素:如烟雾、雾霾、香烟等。吸烟或二手烟不仅是哮喘发作的触发因素,也是导致哮喘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
6.药物:阿司匹林类、心得安、抗生素、麻醉剂等。如有的人在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可能会出现哮喘的剧烈发作。
日常注意事项
1.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
2.避免呼吸道感染和接触污染空气。
3.避免受烟雾、冷空气等的刺激。
4.适度锻炼增强体质。运动性哮喘的患者在哮喘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在医生的帮助下制定适合的运动方案。运动前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以有效预防哮喘发作。
5.加强自我管理。哮喘患者需要学会正确使用吸入器,并按医生指导用药。定期监测自身有无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定期到哮喘门诊复诊,规范地使用药物治疗。
哮喘急性发作时如何处理?
当哮喘发作时,应保持镇静、采取舒适的坐姿。同时,应尽快吸入快速起效的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以缓解症状。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进行吸氧治疗。若症状持续,应尽早去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请记住,哮喘是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不论是处在急性期还是缓解期的哮喘患者都要遵医嘱规范化治疗。临床上可通过中西医结合规范治疗和管理,哮喘患者便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