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胶鞋,戴上斗笠,近日,华安县丰山镇党委书记李志忠一早冒雨来到了内角新村。为解决交叉路段施工及供电的问题,他与施工方及供电所约好,一同前往现场勘察。
“李书记你看看,这根电线杆挡在这,我们施工不了,项目进行不下去了。”项目施工方负责人游李洲迎了上来,情绪有些激动。
内角新村项目是历史遗留问题,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解决难度大。征迁多年,居民至今仍无法入住该安置房。
群众事,无小事。今年年初,李志忠到任丰山镇,内角新村的问题成了他的“心头事”。
“这几根电线杆也关系着周边供电,不可能拆除,但我们可以商量迁移。”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李志忠拿着地形图,与施工方和供电所细细推敲起来。
“要留够工程车进出的空间,”李志忠询问起供电所负责人杨卫川,“从技术层面看,你觉得迁移到多远,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群众出行的影响?”
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他们终于定下了一个“红线点”。电力工程师立即行动,筹备将电线杆迁移到“红线点”的相关事宜。
眼看着这件“心头事”有了较大进展,李志忠的心总算放宽了些。
“走,回镇里再开个协调会。”眼看着时间还早,李志忠通知镇里的干部马上碰头,开一场民生项目协调推进会,主题仍是解“心头事”。
何为党员干部的“心头事”?
“‘心头事’就是群众最关心的事。都是大事,必须牵挂在心上。”这是李志忠对“心头事”的解释。
作为华安经济的主战场,丰山镇近年来以产业发展为主导,围绕产业社区建设,不断完善园区配套服务体系,推进园区产业要素与生活功能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民生问题关乎丰山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群众的一件件烦心事,都成了李志忠的“心头事”。
“林大爷同意了!”当日上午9时,会议刚开始,丰山镇人大主席林贵宾带来了一条好消息。
近年来,随着丰山镇经济的发展,丰山中心小学门口的车流量剧增,一到上下学高峰或是下雨天,交通拥堵不堪,给群众出行造成很大不便,群众抱怨连连。“以前曾经提出开新路分流的解决方案,因为附近村民林大爷心存顾虑,征迁问题一直没法解决。”林贵宾说。
李志忠一直把这件烦心事记在心头,多次在上下学时间,请林大爷到校门口感受交通拥堵情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还到林大爷家中倾听诉求,并请林大爷的亲戚朋友出面做工作。
办法总比困难多。一次两次上门不行,就四次五次,甚至无数次。“群众越是不理解,我们的工作越是要做细致、做到位,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李志忠说。
正是在李志忠不厌其烦的动员下,林大爷最终同意征迁,让出一条干群叫好的“民心路”。
丰山镇的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丰山新建幼儿园……会议继续进行下去,一个个民生项目在会上提出,问题在会上一一研究、协调、推进。
到任两个多月,李志忠惊喜地发现,“心头事”一件件地增多,但是很快又一件件地在减少。
在李志忠看来,“把群众的点滴小事都当成心头的大事,‘心头事’就会多了。在问需、问计、问效于民的基础上,积极为群众纾难解忧,让每一位群众的声音都有回音,每一项民生小事都有着落,‘心头事’自然也会一一化解。”
解“心头事”有何技巧?“唯一需要就是坚守为民初心。”李志忠坚定地说。“当好贴心人,办好心头事”,李志忠工作手册扉页的一行字,也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本报记者 朱秀敏 林昕蓉
通 讯 员 陈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