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6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T4版:特别报道

龙海区 强化科技支撑 推进产业振兴

东园镇万亩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园 郭高杰 摄

▶智慧大棚育秧苗

近年来,龙海区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速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1.37亿元,比增6.46%,东园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坚持以“种”为基 激发产业内生新动力

聚焦农业“芯片”,推进种业振兴。

壮“秧芯”。打造3个育秧工厂,“水稻+蔬菜”按时序轮作工厂化育秧。

育“种库”。与厦门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共同选育出新品种4个,建有全国唯一仙人掌科种质资源库。

扩“基地”。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模式,建设优新品种示范基地39个,推广优新品种33个。

坚持以“全”为要 构建产业链条新体系

紧抓“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健全农业全产业链条。

抓融合促延链。创新“一园三区多组团”格局,提速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打造生猪、蛋鸡和果蔬等3条产业链。

抓主体促强链。鼓励扩大规模、提高产能,培育一批农业“链主”企业,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55家、家庭农场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

抓技改促补链。推进农业食品生产智慧化改造,实施市级以上技改项目64个,完成投资超2000万元,获评“中国休闲食品名城”。

坚持以“质”为纲 打造产业提升新平台

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产业提质。

提升改革“精准度”,程溪农场改制为集农业、工业等一体多元化企业,入选新华社通讯农场改革典型案例。

扩大数字“覆盖面”,鼓励涉农企业配备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数字设施,推行“1+2+3+N”数字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

深化人才“强支撑”,积极培育科技小院等平台,获评市级双创之星和首席科技官4名,牵线重点企业与18位省级科技特派员开展产学研合作。

近年来,龙海在强化科技支撑,推进产业振兴上成效显著。

产业体系持续完善。发挥绿新、海新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形成休闲食品、罐头食品、水产品加工、食品机械等4个产业集群,休闲食品集群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品牌效益持续凸显。打响浮宫杨梅等6个国家地理商标产品品牌,培育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7个、“三品一标”农产品99个、认证企业52家。绿丰、闽隆等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成为金砖会议、冬奥会供应基地,浮宫杨梅全产业链产值超10亿元。

数字农业持续发展。实施种养“智慧化”,打通从田间到市场通道,形成“订单农业”。闽隆农业、蔬博果蔬等数字化农业企业,建立产供销一体电商运营体系,健全农业数字种植标准,实现产业链溯源。

本组文图除署名外由 龙海区委办公室 龙海区委乡村振兴办公室 整理提供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