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9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T2_T3版:专版

世遗土楼文旅齐鸣 五福南靖蓄势腾飞

近年来,南靖县大力实施“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以福建土楼(南靖)景区为龙头,整合县域资源,构建世界文化遗产地文旅聚集区;以生态为底色,做好“生态+”文章,绿水青山日益向“金山银山”转化;以侨台为纽带,加强文旅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文旅经济做大做强做优。

目前,南靖县共有1个国家级5A景区,2个国家级3A景区,超400家民宿。2023年,全县共接待旅游人数816.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0.3亿元。南靖先后被评为“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福建省首批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

以土楼为龙头 促进文旅花开“满园春色”

2008年,南靖“两群两楼”共20座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南靖文旅产业逐渐兴起。

为了将南靖土楼自身强大的文旅IP与稳定的存量客源市场辐射周边乃至全县,造福更多群众,南靖县以土楼景区为龙头,整合全链条资源、创建品牌,发力文旅产业发展。

优化体制机制。当地编制《南靖文旅招商手册》,出台《南靖县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八条激励措施》,设立文旅专项资金,为项目招商、市场开发、品牌培育提供政策支持;开创性地把书洋镇、梅林镇的7个景区村委托给土楼管委会统一管理,有效破解制约土楼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土楼常态化保护与创新性利用,展现南靖翠美楼、进士楼、诗德楼等土楼活化利用成果的设计获得了2023年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地区唯一金奖,为非世遗土楼的活化利用提供了示范样板,促进文旅新业态的打造;积极推进“土楼确权+入市试点”工作,通过引入文旅企业资本,唤醒农村“沉睡”土地,激活“沉寂”的土楼,为南靖文旅发展再添活力。

完善旅游配套。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污水处理系统、智慧景区等一系列工程建设,完成漳武高速南靖段、S318改造、景区道路“白改黑”等旅游交通路网建设,青普塔下行馆、花筑、凌波格兰云天等精品民宿、酒店竞相落地,文化研学游、夜游云水谣等旅游项目不断推出……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配套的完善,全面提升景区的承载能力与服务能力。

强化品牌建设。通过举办土楼马拉松、首届“福建土楼·五福南靖”全国自行车骑游大会等一系列文旅体融合活动,进一步擦亮南靖土楼名片。同时,挖掘当地乡村旅游、红色文化等资源,创建一批文旅品牌。如,南靖泓净生态茶园、田中赋景区入选全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南靖土楼星空入选全国第二批“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云水谣登上五大取景古镇榜首,梅林镇科岭村获评国家3A级红色旅游景区,“福建土楼·五福南靖”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如今,南靖旅游景区景点“串珠成链”,形成以世遗土楼为龙头,以云水谣、塔下、石桥等古村落为依托开发的生态文化游;以南坑咖啡园、温泉、紫云山庄为重点的休闲养生游;以紫云寺、石门岩、慈济行宫为代表的朝圣游;以东溪窑、田中赋土楼群、文昌塔为核心的文化游;以科岭红色景区、南坑大岭为重点的红色游。

从土楼景区“一枝独秀”到全域景区“满园春色”,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南靖更有魅力、更有活力,吸引了众多外出村民返乡创业,大批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以生态为底色 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五一”假期,位于南坑镇的新罗村每日都能迎来两三百名游客。闲看日落、夜半观星,漂流戏水、围炉烧烤,从城市中来的游客在这一方山水田园中享受惬意时光。

新罗村沿溪而建,坐拥万亩树海竹洋,享有“省级生态村”的称号,周边还散落着世界上最小的土楼“翠林楼”以及新月形土楼“半月楼”等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群。

2020年,新罗村引进戴维营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全村的旅游产业进行开发。漂流项目和民宿“那寨”率先落地,逐步吸引了外出的村民返乡开办民宿。此外,戴维营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最大程度保留村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新罗村的生态优势,深度挖掘在地资源,并依托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的名片,承接更多与之相契合的业态,吸引更多的本地人乃至城里人回归,促进乡村振兴。

在翠谷绿林中练瑜伽、跳禅舞;于山水田园间体验田野研学;以村落为实践基地,将大学的建筑课堂“搬到”乡村建设一线……如今,除了游玩度假外,越来越多人发现这山水间一隅的更多可能性——依托在地文化旅游资源,来自教育、体育、食品、大健康等十几个不同行业的企业、从业者达成意向在此设立工作室、实践基地,定期来此休憩、研学。

“绿色”是南靖的底色。全县森林覆盖率全市第一,空气优良率多年来保持在97.5%以上,稳居全省前列;被评为福建省首批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县、中国天然氧吧,并拥有“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福建土楼(南靖)国家级森林公园”两张国家级生态名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南靖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积极谋划对接项目,做好“生态+”文章。集咖啡种植、加工与观光、餐饮功能于一体的南坑咖啡园,每天能吸引300余名游客前往参观休憩;坐拥6万株樱花树的紫云山,每年花季人流如织;兰花园、生态茶园等一批立足良好农业资源的田园综合体方兴未艾。此外,依托丰富的原生态食材与“天然大氧吧”优势,康养旅游产业也逐步兴起,涌现出“佰竹林”“树海全息森林康养”等一批龙头项目。

以侨台为纽带 共谱文旅融合发展新篇

1月18日,以“‘梅’好时光 闽台花开”为主题的首届闽台(南靖)梅花文化节在梅林镇梅花公园举行。两岸同胞携手举行项目集中签约、“乡村振兴共建基地”授牌、青年人才沙龙等活动,共同探索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当天签约的闽台青梅小镇开发项目是台商经过考察,计划在梅林镇投资的一个文旅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约9000万元,项目用地约500亩,将建成集会务、住宿、网红打卡地、梅花种植观光、青梅采摘制作体验等于一体的度假旅游休闲综合体,预计年产值可达800万元。项目完工后,将进一步深化靖台文旅交流,提升梅林镇特色梅花乡旅产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这是南靖与侨台文旅交流合作的一个缩影。南靖县是市重点侨乡和台胞重要祖籍地之一,有归侨侨眷4000多人,海外华侨华人3万多人,祖籍南靖的台胞100多万人。

近年来,南靖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交流活动,加强与侨胞台胞的沟通联系,推介南靖的发展优势和文旅资源。同时,积极搭建文旅交流合作平台,举办福建土楼(南靖)申遗成功15周年系列活动、土楼妈祖文化节活动等,传递乡土乡音乡情,吸引侨胞台胞回乡探访、投资考察。

随着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文旅产业快速发展,南靖县日益成为侨胞台胞出行的重要目的地、投资兴业的热土。据悉,南靖县每年接待侨胞台胞旅游观光、寻根谒祖、文化交流、经贸考察等超过3万人次。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成为省级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南靖县丰田镇成为越南归侨安居乐业家园,南靖文旅产业成为与侨台合作重要领域……

下阶段,南靖县将为文旅交流合作搭建更多优质平台,继续吸引社会各界尤其是侨胞台胞深耕文化旅游产业。

5月30日至31日,2024年漳州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暨土楼文旅经济推进会将举办,届时,南靖将为台湾籍与本地青年现场举办集体婚礼,深化漳台青年在多领域交流融合,引导两岸青年助力文旅繁荣。此外,8家靖台宗亲公司将进行项目集中签约,围绕旅游产品、音乐传媒、土楼文创、兰花、茶叶等进行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拓文旅市场,互联旅游线路,推动两岸文旅融合发展,促进文旅产业提质升级,从而惠及更多群众。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由 南靖县融媒体中心 李小琴 整理提供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