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便是一个十分内向的人。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我都很少举手回答。所以,每到一个新环境,大家总要花好几个星期的时间才能记住我的名字。
春日融融,和风阵阵,翠绿的叶片随风摇曳,栀子花散发出醉人的清香,窗外的一缕阳光斜照在讲台上。瞧,老师在讲课,同学们正津津有味地听着。
“‘危楼高百尺,手里摘星辰’这句古诗是什么意思?哪个同学愿意说说看?”老师提问道。
底下的同学默不作声,没有人回答。老师又问了几次,可依旧如此。
于是,老师用目光扫视了每一个同学,最终落在一个低着头的女孩身上。
老师点了我的名字,笑着问我诗意。我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儿,真真切切感受到心“怦怦”直跳的感觉。
我不敢看老师的眼睛,也不敢看同学们的反应。我第一次站起来回答问题,若是答错了,必定会被嘲笑。
思索良久,我才支支吾吾地开口,“危险的一座楼……高……一百尺……手可以摘到星辰……”问题还没答完,我的心里十分清楚——我肯定是回答错了。哪有高百尺的楼呢?但诗中就是这么写的……
我涨红了脸,手紧紧抓住衣角,低着头,默默地站着。我想,老师一定会十分生气,我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其实,诗句中的这座楼并不是真正的‘高百尺’,而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你再重新说一下,不用紧张。”老师安慰着我。
但老师这么一点名,我便更加慌张,连耳根都红透了。我似乎听到了老师的责骂声和同学的嘲笑声……
“这座楼非常高,好像有一百尺……”同桌见我迟迟不回答,偷偷提醒着我。我十分感动,但还是不好意思说出口。
“没关系,你再试着说说看,说错了也没关系,老师相信你……”老师脸上依旧挂着笑容。
此时此刻,老师的笑容让我十分动容。这一瞬间,我好似明白了,回答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只是自己不够自信,缺乏勇敢迈出一步的勇气罢了。老师说得对,我要再试试……
于是,我咬紧牙关,“这句诗的意思是‘山上寺院的高楼高得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在我回答完之后,班上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瞬间,一股暖流直击我的内心,原来站起来回答问题也不难嘛。
之后,课堂上的我总是很期待老师的提问,不再害怕老师的“点名”,回答问题也不再胆怯,不再被那小小的座位“束缚”了。
阳光再次照入课堂,照亮了讲台……
(指导老师:王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