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屿镇山前海滩是国内中国鲎产卵与育幼栖息地之一。近日,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一行来到这里,开展中国鲎栖息地调查研究活动,为中国鲎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方案依据,进一步加大海洋濒危物种保护力度,助力海洋岸线岸滩生态修复。
“中国鲎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指示物种,它的存在就说明列屿山前潮间带生态环境的良好。”据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工程师陈志介绍,中国鲎在地球上已有4亿多年的生存历史,是极为珍贵的滨海湿地“活化石”。
“列屿山前海滩属于海岸内湾,地势平坦,潮间带较长,底栖海洋生物种类较多,沙层表面有层细泥,其中蕴含了中国鲎丰富的饵料生物,非常适宜中国鲎繁衍生息。”陈志介绍道。凭借优越的自然禀赋,山前海滩成为全球中国鲎的产卵与育幼生境之一,被列入亚太区鲎观测网络计划观测点、“为海行动”鲎种群保育科学放流示范点。
据悉,为进一步用好鲎资源监测保护阵地,省海洋与渔业局积极联动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集美大学等专业机构和高校,在山前海滩不定期开展鲎种群数据监测、栖息地现状调查研究、鲎保育科普宣传等活动,提高公众“守鲎护鲎”意识;同时,积极开展属地化大规格种苗培育研究工作,计划未来连续几年在山前海滩放归5龄以上的中国鲎幼体。
“将中国鲎幼体放在适合它生长的自然环境,才能更好、更科学地增加中国鲎的鲎资源数量,保护滨海生物多样性,让滨海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因此,我们广泛地宣传发动,凝聚各界力量参与支持,一方面增加繁育中国鲎的数量,另一方面保护好中国鲎的栖息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福建省海洋生态文明促进会会长方垂弘说道。
下一步,云霄县仍将积极联动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机构,根据中国鲎育幼栖息地生境特点,研究中国鲎的食物链组成,积极探索新模式和新方法,逐渐恢复潮间带的海洋生物多样性,科学推动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